環(huán)球儀器公司宣布任命Shane Nunes為首席運營官。Nunes于2023年加入環(huán)球儀器,擔任全球產品與解決方案副總裁。在晉升后,他將全面負責公司運營、質量、產品開發(fā)、產品管理、供應鏈以及先進工藝實驗室的工作。他將致力提升運營效率,并與總裁緊密合作,達致公司的戰(zhàn)略目標。
【2025年5月7日, 德國慕尼黑訊】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作為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及SiC MOSFET溝槽柵技術的領導者,始終以卓越性能與高可靠性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引領行業(yè)。目前,CoolSiC?產品系列覆蓋了400 V至3.3 kV的電壓范圍,應用領域包括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電動汽車充電、光伏系統、儲能及高功率牽引逆變器等?,F在,英飛凌又憑借豐富的SiC業(yè)務開發(fā)經驗以及在硅基電荷補償器件(CoolMOS?)領域的創(chuàng)新優(yōu)勢,推出了SiC溝槽型超結(TSJ)技術。
北京——2025年5月7日 近日,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宣布擴展與亞馬遜云科技的多年合作關系,選擇亞馬遜云科技作為其市場、風險情報和富時羅素指數(FTSE Russell)業(yè)務部門的首選云服務提供商。此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現有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深化。
在斯圖加特舉辦的EMV 2025展會上,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首次推出了其高性能的R&S HF1444G14高增益EMI微波天線。這款天線覆蓋了14.9 GHz至44 GHz的頻率范圍,完全符合CISPR 16-1-4和CISPR 16-2-3標準的要求。憑借其精密的機械結構和可選的獨立校準,R&S HF1444G14成為電磁干擾(EMI)測量的理想選擇。該產品的推出不僅順應了行業(yè)向更高頻率發(fā)展的趨勢,還顯著提升了在小型暗室中對大型物體的測試效率,進一步簡化了測試流程。
西門子數字化工業(yè)軟件日前宣布對 Wevolver 的收購意向。此次收購旨在豐富旗下 Supplyframe 的產品組合,擴大受眾群體,將數字營銷能力和包括內容創(chuàng)作在內的整合營銷能力進行整合。
通過股票回購返還66%的自由現金流
挪威奧斯陸 – 2025年5月6日 – Nordic Semiconductor 將在 5 月 22-23 日于中國深圳舉行的 2025 年藍牙亞洲大會上大顯身手,展位號為 5A10。Nordic 將在此次展會上進行一系列先進的現場應用、產品功能和客戶端產品演示,重點展示其在無線技術領域的最新創(chuàng)新成果,并由工程師現場講解技術原理和回答問題。
Pickering Interfaces推出全新高速PXI旋轉變壓器仿真模塊 精準賦能航空航天與汽車行業(yè)伺服系統測試
【2025年5月6日, 德國慕尼黑訊】為推動下一代固態(tài)配電系統的發(fā)展,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正在擴展其碳化硅(SiC)產品組合,推出了新型CoolSiC? JFET產品系列。新系列產品擁有極低的導通損耗、出色的關斷能力和高可靠性,使其成為先進固態(tài)保護與配電系統的理想之選。憑借強大的短路能力、線性模式下的熱穩(wěn)定性以及精確的過壓控制,CoolSiC? JFET可在各種工業(yè)和汽車應用中實現可靠且高效的系統性能,包括固態(tài)斷路器(SSCB)、AI數據中心熱插拔模塊、電子熔斷器、電機軟啟動器、工業(yè)安全繼電器以及汽車電池隔離開關等。
北京——2025年5月6日 亞馬遜日前宣布Amazon Nova Premier已正式可用,進一步擴展了Amazon Nova基礎模型系列。Amazon Nova Premier是目前亞馬遜功能最強大的模型,適用于處理復雜任務,并可作為教師模型來蒸餾定制模型。
新研究揭示安全性、可靠性與卓越性能是建立技術信任的核心驅動力。
● SABIC推出先進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樹脂,該材料具有出色的耐化學性,非常適用于汽車、電子、工業(yè)和基礎設施應用。 ● 新型LNP? ELCRES? CXL共聚物樹脂有助于延長組件的使用壽命,從而支持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護制造商的品牌聲譽和保持產品價值。 ● 此外,SABIC還提供通過ISCC PLUS認證的生物可再生材料,該材料同屬LNP? ELCRIN? CXL產品線,并且是公司TRUCIRCLE?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月27日,南芯科技宣布推出車規(guī)級高速CAN/CANFD收發(fā)器SC25042Q,適用于12V和24V汽車系統,可直接連接3V-5V的微控制器,支持高達5M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
在淘金熱時期,懷揣著致富夢想的探礦者們紛紛涌入美國西部,希望通過淘金發(fā)家致富。如今,科技領域的開拓者也同樣躍躍欲試,希望在人工智能(AI)領域大展拳腳。普華永道(PWC)估計,到2030年,全球經濟總收益的45%將由人工智能驅動,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將受益于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力和產品性能提升。普華永道的研究進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有望為全球GDP額外貢獻15.7萬億美元,增幅約為14%。然而,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機遇,對計算能力和功率密度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前的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