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將推出圍繞汽車多方位需求的車載半導體解決方案 慕尼黑2023年9月4日 /美通社/ -- 三星電子今日宣布,其包括半導體在內多個業(yè)務部門,將共同亮相備受期待的德國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2023,大會將于9月5日至10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三星電子將在該博覽會上呈現(xiàn)...
全球領先的無線連接、智能感知技術及定制SoC解決方案的授權許可廠商CEVA,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 CEVA)宣布加入三星先進晶圓代工生態(tài)系統(tǒng)(Samsung Advanced Foundry Ecosystem, SAFE?),利用三星的先進晶圓代工工藝,幫助獲得CEVA授權的廠商簡化芯片設計并加快產品上市速度。
21ic 近日獲悉,知名市場研究分析咨詢公司 IDC 在一份全球代工市場和供應商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去年增長了近 28% 創(chuàng)歷史新高,預計今年的晶圓代工市場將會下滑約 6.5%。
據業(yè)內調查機構的統(tǒng)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排名前 10 位的晶圓代工廠營收環(huán)比下滑 18.6%,也就意味著第一季度的晶圓代工營收減少了 273 億美元,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軟導致產能利用率和出貨量雙重下降。
Jun. 12, 2023 ----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受終端需求持續(xù)疲弱以及淡季效應加乘影響,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yè)者營收季度跌幅達18.6%,約273億美元。本次排名最大變動為格芯(GlobalFoundries)超越聯(lián)電(UMC)拿下第三名,以及高塔半導體(Tower)超越力積電(PSMC)及世界先進(VIS),本季登上第七名。
不斷增長的算力驅動著數字化時代的創(chuàng)新,同時,作為提供算力的“基石”,世界對半導體的需求將長期、持續(xù)增長,預計到2030年,芯片行業(yè)的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
據業(yè)內信息,隨著地緣政治局勢以及全球通脹等因素的不斷加劇,導致消費電子產品銷量暴跌,進而使得半導體銷量下滑和芯片需求減弱,業(yè)內調查機構 DIGITIMES Research 預計 2023 年全球代工行業(yè)收入將下降 9.2%。
Mar. 13, 2023 ----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調查顯示,雖終端品牌客戶自2022年第二季起便陸續(xù)啟動庫存修正,但由于晶圓代工位于產業(yè)鏈上游,加上部分長期合約難以迅速調整,因此除部分二、三線晶圓代工業(yè)者能因應客戶需求變化,實時反應進行調整,其中又以八英寸廠較明顯,其余業(yè)者產能利用率修正自去年第四季起才較為明顯,使2022年第四季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經歷十四個季度以來首度衰退,環(huán)比減少4.7%,約335.3億美元,且面對傳統(tǒng)淡季及大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預期2023年第一季跌幅更深。
1月12日消息,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公布了2022 年第四季度業(yè)績以及對于2023年一季度的財測。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最新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報告顯示,臺積電依舊是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龍頭,占據了全球56.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三星的市場份額只有15.5%,與臺積電直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
1月9日消息,針對即將在1月12日召開法說會,并且公布2022 年12 月及第四季營收狀況的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根據外資的最新報告指出,因為全球的經濟放緩和疫情大流行后的庫存調整等因素,造成了臺積電的訂單減少,加上臺積電當前正在花費大量資本來投資于產能擴張,以生產先進半導體的情況下,使得該公司當前正處于艱難的營運時期。
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yè)景氣風向標的臺積電將在1月12日舉行法說會。業(yè)界傳出消息稱,前一季法說會才剛剛下修 40 億美資本支出的臺積電,因中國臺灣及海外工廠的擴產,2023年資本支出或將增長至400億美元,有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Jan. 18, 2023 ---- 2023年第一季晶圓代工從成熟至先進各項制程需求持續(xù)下修,各大IC設計廠晶圓砍單從第一季將蔓延至第二季,而TrendForce集邦咨詢觀察目前各晶圓代工廠第一至第二季產能利用率表現(xiàn)均不理想,第二季部分制程甚至低于第一季,訂單仍未出現(xiàn)明顯回流跡象。展望下半年,即便部分庫存修正周期較早開始的產品,將可能為年底節(jié)慶備貨而出現(xiàn)訂單回補現(xiàn)象,不過全球政經走勢仍是最大變量,產能利用率回升速度恐不如預期,故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2023年晶圓代工產值將同比減少約4%,衰退幅度更甚2019年。
根據韓國《首爾經濟日報》 報導,盡管全球經濟形勢持續(xù)放緩,半導體市場需求也在持續(xù)下行,但三星仍計劃在2023 年逆勢將平澤P3廠的DRAM 和晶圓代工產能。
近兩年來,日本對半導體產業(yè)復蘇的野心越發(fā)彰顯。一方面,極力拉攏像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這類業(yè)內佼佼者在日本建廠;另一方面,將振興芯片產業(yè)列為國家項目,加大投資和政策扶持力度。據報道,日本政府還將提供資金支持、協(xié)助日本企業(yè)研發(fā)2nm以后的次世代半導體制造技術,發(fā)力芯片先進工藝。
近日,在日本政府的推動下,東京電子、豐田汽車、索尼、NTT等8家日本企業(yè)已攜手設立一家新的晶圓代工企業(yè)——“Rapidus”,目標在2025-2030年間實現(xiàn)2nm及以下制程邏輯芯片的研發(fā)和量產。Rapidus公司已經與 IBM 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開發(fā)基于 IBM 2nm制程技術。Rapidus 表示,將于 2027 年在日本晶圓廠大規(guī)模生產芯片。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遭遇黑色星期五。2018年8月3日傍晚,臺積電多個廠區(qū)生產系統(tǒng)受到電腦病毒感染,造成新竹科技園FAB 12廠、南科FAB 14廠、中科FAB 15廠等主要高端產能廠區(qū)的機臺停線,另有傳聞稱有兩座8英寸晶圓廠也受到影響。在8月5日公告中,臺積電表示,病毒感染范圍已經被控制,解決方案也已經找到,至8月5日下午兩點,約80%受影響機臺已經恢復正常,預計到8月6日前,所有受影響機臺都能夠恢復正常。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2017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guī)模為623億美元,其中臺積電一家公司占比過半。先進晶圓制造工藝研發(fā)、產線建設成本越來越高,全球半導體行業(yè)只有三星、英特爾與臺積電才有實力每年在半導體上的資本支出約百億美元,繼續(xù)開發(fā)先進工藝,其余廠商逐漸放棄對先進工藝的追逐,聯(lián)電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下半年開始,壓力由下游逐漸傳導到晶圓代工行業(yè),迫于庫存壓力,IC設計廠商開始冒著違約風險進行砍單,各晶圓廠產能利用率開始出現(xiàn)松動。
據中國臺媒工商時報報道,包括臺積電、聯(lián)電在內的晶圓代工廠股價近期表現(xiàn)疲軟,因投資機構擔憂其短期業(yè)務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