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源的建模和環(huán)路補償設計(2):環(huán)路補償設計實例
電源環(huán)路補償設計常常被看作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對經驗不足的電源設計師尤其如此。在實際補償設計中,為了調整補償組件的值,常常需要進行無數次迭代。對于一個復雜系統(tǒng)而言,這不僅耗費大量時間,而且也不夠準確,因為這類系統(tǒng)的電源帶寬和穩(wěn)定性裕度可能受到幾種因素的影響。本應用指南針對開關模式電源及其環(huán)路補償設計,說明了小信號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本文以降壓型轉換器作為典型例子,但是這些概念也能適用于其他拓撲。
本文第一部分:開關電源的建模和環(huán)路補償設計(1)
電流模式轉換器的環(huán)路補償設計
在圖 16 和圖 21 中,具閉合電流環(huán)路的功率級 Gcv(s) 由功率級組件的選擇決定,主要由電源的 DC 規(guī)格 / 性能決定。外部電壓環(huán)路增益 T(s) = GCV(s)● A(s)● KREF(s) 因此由電壓反饋級 KREF(s) 和補償級 A(s) 決定。這兩個級的設計將極大地決定電源的穩(wěn)定性和瞬態(tài)響應。
圖 21:反饋環(huán)路設計的控制方框圖
總之,閉合電壓環(huán)路 T(s) 的性能由兩個重要參數決定:環(huán)路帶寬和環(huán)路穩(wěn)定性裕度。環(huán)路帶寬由交叉頻率 fC 量化,在這一頻點上,環(huán)路增益 T(s) 等于1 (0dB)。環(huán)路穩(wěn)定性裕度一般由相位裕度或增益裕度量化。環(huán)路相位裕度φm的定義是在交叉頻率點上總體 T(s) 相位延遲和 –180° 之差。通常需要 45° 或 60° 最小相位裕度以確保穩(wěn)定性。對于電流模式控制而言,為了衰減電流環(huán)路中的開關噪聲,環(huán)路增益裕度定義為在 1/2● fSW 處的衰減。一般而言,希望在 1/2● fSW 處有最小 8dB 衰減 (-8dB 環(huán)路增益)。
選擇想要的電壓環(huán)路交叉頻率 fC更大的帶寬有助于實現更快的瞬態(tài)響應。不過,增大帶寬通常會降低穩(wěn)定性裕度,使控制環(huán)路對開關噪聲更加敏感。一個最佳設計通常在帶寬 (瞬態(tài)響應) 和穩(wěn)定性裕度之間實現了良好的平衡。實際上,電流模式控制還通過在 1/2 ● fSW 處電流信號的采樣效應 [3] ,而引入了一對雙極點 。這些雙極點在 1/2● fSW 附近引入了不想要的相位延遲。一般而言,要獲得充足的相位裕度并充分衰減 PCB 噪聲,交叉頻率就要選為低于相位開關頻率 fSW 的 1/10 至 1/6。
用 R1、R2、C1 和 C2 設計反饋分壓器網絡 KREF(s)
在圖 16 中,DC 增益 KREF 的 KREF(s) 是內部基準電壓 VREF 和想要的 DC 輸出電壓 Vo 之比。電阻器 R1 和 R2 用來設定想要的輸出 DC 電壓。
可以增加可選電容器 C2,以改進反饋環(huán)路的動態(tài)響應。從概念上來說,在高頻時,C2 為輸出 AC 電壓信號提供低阻抗前饋通路,因此,加速了瞬態(tài)響應。但是 C2 還有可能給控制環(huán)路帶來不想要的開關噪聲。因此,可以增加一個可選 C1 濾波器電容器,以衰減開關噪聲。如等式 11 所示,包括 C1 和 C2 的總體電阻器分壓器轉移函數 KREF(s) 有一個零點和一個極點。圖 22 顯示了 KREF(s) 的波德圖。通過設計成 fz_ref< fp_ref,C1 和 C2 與 R1 和 R2 一起,導致在以fC ENTER 為中心的頻帶中相位增大,相位增大量在等式 14 中給出。如果 fC ENTER 放置在目標交叉頻率 fC 處,那么 KREF(s) 使相位超前于電壓環(huán)路,提高了相位裕度。另一方面,圖 22 還顯示,C1 和 C2 提高了高頻時的分壓器增益。這種情況是不想要的,因為高頻增益提高使控制環(huán)路對開關噪聲更加敏感。C1 和 C2 導致的高頻增益提高在等式 15 中給出。
和
圖 22:電阻器分壓器增益 KREF(s) 的轉移函數波德圖
就給定的 C1 和 C2 而言,分壓器網絡導致的相位增大量 可以用等式 16 計算。此外,在 C2 >> C1 的情況下,就給定輸出電壓而言,最大相位增大量由等式 17 給出。從該等式中也可以看出,最大相位增大量 _max由分壓比 KREF = VREF/VO 決定。既然 VREF 就給定控制器而言是固定的,那么用更高的輸出電壓 VO 可以得到更大的相位增大量。
選擇 、C1 和 C2 時,需要在想要的相位增大量與不想要的高頻增益提高量之間做出權衡。之后,需要檢查總體環(huán)路增益以實現最佳值。
設計電壓環(huán)路 ITH 誤差放大器的 II 型補償網絡
ITH 補償 A(s) 是環(huán)路補償設計中最關鍵的一步,因為這一步決定 DC 增益、交叉頻率 (帶寬) 和電源電壓環(huán)路的相位 / 增益裕度。就一個電流源輸出、gm 跨導型放大器而言,其轉移函數 A(s) 由等式 18 給出:
其中,gm 是跨導誤差放大器的增益。Zith (s) 是放大器輸出 ITH 引腳上補償網絡的阻抗。
從圖 21 所示的控制方框圖中可以看出,電壓環(huán)路調節(jié)誤差可由以下等式量化:
因此,為了最大限度降低 DC 調節(jié)誤差,大的 DC 增益 A(s) 是非常想要的。為了最大限度提高 DC 增益 A(s),首先要將電容器 Cth 放在放大器輸出 ITH 引腳處以形成一個積分器。在這種情況下,A(s) 傳輸增益為:
圖 23 顯示了 A(s) 的原理圖及其波德圖。如圖所示,電容器 Cth 以無限高的 DC增益在 A(s) 中產生了一個積分項。不幸的是,除了初始的 –180° 負反饋,Cth 又增加了 –90° 的相位滯后。將一階系統(tǒng)功率級 GCV(s) 的 –90° 相位包括進來以后,在交叉頻率 fc 處的總體電壓環(huán)路相位接近 –360°,該環(huán)路接近不穩(wěn)定狀態(tài)。
實際上,電流源 gm 放大器的輸出阻抗不是一個無限大的值。在圖 24 中,Ro 是 gm 放大器 ITH 引腳的內部輸出阻抗。凌力爾特公司控制器的 Ro 通常較高,在 500kΩ 至 1MΩ 范圍。因此,單個電容器的 A(s) 轉移函數變成了等式 21。該轉移函數有一個低頻極點 fpo (由 RO● Cth 決定)。因此 A(s) 的 DC 增益實際上是 gm● RO。如圖 24 所示,在預期的交叉頻率 fc_exp 處,A(s) 仍然有 –90° 的相位滯后。
圖 23:步驟 1:簡單的電容器補償網絡 A(s) 及其波德圖
圖 24:包括 gm 放大器輸出阻抗 RO 的單極點 A(s)
為了提高 fc 處的相位,增加一個與 Cth 串聯的電阻器 RTH 以產生一個零點,如等式 23 和圖 25 所示。該零點貢獻高至 +90° 超前相位。如圖 25 所示,如果零點 sthz 放置在交叉頻率 fC 之前,那么 A(s) 在 fC 處的相位可以顯著地增大。因此,這樣做提高了電壓環(huán)路的相位裕度。
不幸的是,增加這個零點 sthz 也有害處,增益 A(s) 在 fC 以外的高頻范圍內顯著地提高。因此,由于在開關頻率處 A(s) 衰減較少,所以開關噪聲更有可能進入控制環(huán)路。為了補償這一增益提高并衰減 PCB 噪聲,在 ITH 引腳至 IC 信號地之間有必要增加另一個小型陶瓷電容器 Cthp ,如圖 26 所示。一般情況下,選擇 Cthp << Cth。在 PCB 布局中,濾波器電容器 Cthp 應該放置在盡可能靠近 ITH 引腳的地方。通過增加 Cthp ,最終補償轉移函數 A(s) 由等式 25 和 26 給出,其波德圖如圖 26 所示。Cthp 引入一個高頻極點 sthp,該極點應該位于交叉頻率 fC 和開關頻率 fS 之間。Cthp 降低了 fS 處的 A(s) 增益,但是也有可能減小 fC 的相位。sthp 的位置是相位裕度和電源 PCB 抗噪聲性能之間權衡的結果。
圖 25:步驟 2:增加 RTH 零點以增大相位 —— 單極點、單零點補償 A(s)[!--empirenews.page--]
圖 26:步驟 3:增加高頻去耦 Cthp —— 雙極點、單零點補償 A(s)
既然電流模式功率級是一個準單極點系統(tǒng),那么圖 26 所示的雙極點和單零點補償網絡一般足夠提供所需的相位裕度了。
放大器 ITH 引腳上這個雙極點、單零點補償網絡也稱為 II 型補償網絡??傊?,有兩個電容器 CTH 和 CTHP 和一個電阻器 RTH。這個 R/C 網絡與放大器輸出電阻 Ro 一起,產生了一個如圖 27 所示的典型轉移函數,一個零點位于 fz1 處,兩個極點位于 fpo 和 fp2 處。
圖 27:II 型補償網絡轉移函數的概念圖
補償 R/C 值與負載階躍瞬態(tài)響應
前一節(jié)講述了 II 型補償網絡在頻率域的表現。在一個閉合環(huán)路電源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性能參數是負載升高 (負載下降) 瞬態(tài)時電源的輸出電壓下沖 (或過充),這個參數通常直接受環(huán)路補償設計的影響。
1)CTH 對負載階躍瞬態(tài)的影響。CTH 影響低頻極點 fpo 和零點 fz1 的位置。如圖 28 所示,CTH 越小,轉移函數 A(s) 的低至中頻增益能越高。結果,這有可能縮短負載瞬態(tài)響應達到穩(wěn)定的時間,而對 VOUT 下沖 (或過沖) 幅度沒有很大影響。另一方面,CTH 越小,意味著 fz1 頻率越高。這有可能在目標交叉頻率 fC 處因 fz1 升高而減少增加的相位。
圖 28:CTH 對轉移函數和負載瞬態(tài)的影響
2)RTH 對負載階躍瞬態(tài)的影響。圖 29 顯示,RTH 影響零點 fz1 和極點 fp2 的位置。更重要的是,RTH 越大,fz1 和 fp2 之間的 A(s) 增益就越高。因此 RTH 增大會直接提高電源帶寬 fC,并在負載瞬態(tài)時降低 VOUT 的下沖 / 過沖。然而,如果 RTH 太大,電源帶寬 fC 可能過高,相位裕度就不夠了。
圖 29:RTH 對轉移函數和負載瞬態(tài)的影響
3) CTHP 對負載階躍瞬態(tài)的影響。圖 30 顯示,CTHP 影響極點 fp2 的位置。CTHP 用作去耦電容器,降低 ITH 引腳的開關噪聲,以最大限度減小開關抖動。如果電源帶寬 fC > fp2,那么 CTHP 對負載瞬態(tài)影響就不太大。如果 CTHP 設計過度,導致 fp2 靠近 fC,那么它就可能減小帶寬和相位裕度,導致瞬態(tài)下沖 / 過沖增大。
圖 30:CTHP 對轉移函數和負載瞬態(tài)的影響
用 LTpowerCAD 設計工具設計一個電流模式電源
通過 LTpowerCAD 設計工具,用戶可以非常容易地設計和優(yōu)化凌力爾特電流模式電源的環(huán)路補償及負載瞬態(tài)性能。很多凌力爾特產品都可用其環(huán)路參數準確地建模。首先,用戶需要先設計功率級,在這一步,他們需要設計電流檢測網絡,確保為 IC 提供足夠的 AC 檢測信號。之后,在環(huán)路設計頁面,用戶可以通過簡便地移動滑動條,觀察總體環(huán)路帶寬、相位裕度和相應的負載瞬態(tài)性能,依此調節(jié)環(huán)路補償 R/C 值。就一個降壓型轉換器而言,用戶通常需要設計低于 1/6 fSW 的帶寬,有至少 45° (或 60°) 的相位裕度,在 1/2fSW 處至少有 8dB 的總體環(huán)路增益衰減。就一個升壓型轉換器而言,由于存在右半平面零點 (RHPZ),所以用戶需要設計低于最差情況 RHPZ 頻率 1/10 的電源帶寬。LTpowerCAD 設計文件可以輸出到 LTspice 進行實時仿真,以檢查詳細的電源動態(tài)性能,例如負載瞬態(tài)、加電 / 斷電、過流保護 … 等等。
圖 31:LTpowerCAD 設計工具減輕了環(huán)路補償設計和瞬態(tài)優(yōu)化負擔
測量電源環(huán)路增益
LTpowerCAD 和 LTspice 程序不是用來取代真實電源的最終工作臺環(huán)路增益測量。在將設計投入最終生產之前,總是有必要進行測量。盡管電源模型理論上是正確,但是這些模型不可能全面考慮到電路寄生性和組件非線性,例如輸出電容器的 ESR 變化、電感器和電容器的非線性 … 等等。另外,電路 PCB 噪聲和有限的測量準確度還可能引起測量誤差。這就是為什么有時理論模型和測量結果可能相差很大的原因。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負載瞬態(tài)測試就可以用來進一步確認環(huán)路穩(wěn)定性。
圖 32 顯示了用頻率分析儀系統(tǒng)測量一個非隔離式電源的典型電源環(huán)路增益的測量配置。為了測量環(huán)路增益,在電壓反饋環(huán)路中插入了一個 50Ω 至 100Ω 的電阻,并給這個電阻器加上了一個 50mV 隔離式 AC 信號。通道 2 連接到輸出電壓,通道 1 連接到這個電阻器的另一側。環(huán)路增益由頻率分析儀系統(tǒng)通過 Ch2/Ch1 計算。圖 33 顯示了測得的和 LTpowerCAD 計算得出的典型電流模式電源 LTC3851A 之環(huán)路波德圖。在關鍵的 1kHz 至 100kHz 頻率范圍內,兩條曲線吻合得非常好。
圖 32:測量電源環(huán)路增益的測試配置
圖 33:測得的和 LTpowerCAD 建模得到的電流模式降壓型轉換器之環(huán)路增益
其他導致不穩(wěn)定性的因素
工作條件:
如果在示波器上電源開關或輸出電壓波形看起來不穩(wěn)定或有抖動,那么首先,用戶需要確保電源是在穩(wěn)態(tài)條件下工作的,沒有負載或輸入電壓瞬態(tài)。對于非常小或非常大的占空比應用而言,如果進入脈沖跳躍工作模式,就要檢查是否達到了最短接通時間或斷開時間限制。對于需要外部同步信號的電源而言,要確保信號干凈并位于控制器數據表給定的線性范圍之內。有時還有必要調整鎖相環(huán) (PLL) 濾波器網絡。
電流檢測信號和噪聲:
在電流模式電源中,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檢測電阻器的功率損耗,最大電流檢測電壓一般非常低。例如,LTC3851A 可能有 50mV 最大檢測電壓。PCB 噪聲有可能干擾電流檢測環(huán)路,并導致開關表現不穩(wěn)定。為了通過調試以確定是否確實是環(huán)路補償問題,可以在 ITH 引腳到 IC 地之間放置一個大型 0.1μF 電容器。如果有了這個電容器電源仍然不穩(wěn)定,那么下一步就是檢查設計方案。一般而言,電感器和電流檢測網絡應該設計成,在 IC 電流檢測引腳上至少有 10mV 至 15mV 峰值至峰值 AC 電感器電流信號。另外,電流檢測走線可以用一對扭絞跨接線重新布設,以檢查這樣是否能解決問題。
對于 PCB 布局而言,有一些重要考慮因素 [6] ??傊?,通常需要用一對緊挨著布設、返回 SENSE+和 SENSE-引腳的電流檢測走線實現開爾文檢測。如果某個 PCB 通孔用在 SENSE-網中,那么要確保這個通孔不接觸到其他 VOUT 平面。跨接 SENSE+和 SENSE-的濾波器電容器應該通過直接走線連接,放置在盡可能靠近 IC 引腳的地方。有時需要濾波器電阻器,而且這些電阻器也必須靠近 IC。
控制芯片組件放置與布局:
控制 IC 周圍組件的放置和布局也是至關重要的 [6] 。如果可能,所有陶瓷去耦電容器都應該靠近其引腳。尤其重要的是,ITH 引腳電容器 Cthp 要盡可能靠近 ITH 及 IC 信號地引腳??刂?IC 應該從供電電源地 (PGND) 有一個單獨的信號地 (SGND)。開關節(jié)點 (例如 SW、BOOST、TG 和 BG) 應該遠離敏感的小信號節(jié)點 (例如電流檢測、反饋和 ITH 補償走線)。
總結
對于開關模式電源而言,人們常常認為環(huán)路補償設計是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對于具快速瞬態(tài)要求的應用而言,設計具大帶寬和充足穩(wěn)定性裕度的電源是非常重要的。這通常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本文講述了一些關鍵概念,以幫助系統(tǒng)工程師了解這項任務,使用 LTpowerCAD 設計工具可將電源環(huán)路設計和優(yōu)化變得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