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端環(huán)境如火星探測任務中,探測器的固件設計必須極其可靠,以應對各種潛在故障,包括存儲器壞塊和任務堆棧指針異常等問題。本文將探討如何實現存儲器壞塊的自愈機制,如何通過MPU配置實現故障隔離,以及三模冗余系統(tǒng)的表決機制實現細節(jié)。
為了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蹤跡,史上先進的行星探測器“毅力”號將以每小時11900英里的速度進入火星稀薄的大氣層。確認它于2021年2月18日到達火星的傳輸信息需要11.5分鐘才能到達1.3億英里外的地球。
Qorvo?, Inc.今日宣布,Qorvo所提供的器件已成為火星毅力號 2020 任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在毅力號無人探測車成功登陸火星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國務院常務會議剛剛通過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專項規(guī)劃。“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要向何方發(fā)力,備受世界矚目。7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
7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下一艘火星探測器將于本周發(fā)射升空,開始為期7個月的火星之旅。 今年3月5日,美國宇航局宣布,它的下一艘火星探測器的名字為“毅力號”(Perse
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fā)射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以來,研究院抓總研制和發(fā)射了200余顆航天器。
科學家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利用洞察號機械臂上的照相機對周圍的環(huán)境拍照,同時啟動洞察號上的天氣和磁力探測儀,對洞察號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勘察。 首個研究火星內部的火星探測器,“洞察
4月24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今天,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我國火星車名稱的全球征集活動也即將啟動。從2
4月24日消息,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以此來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fā)探索熱情,今年已是中國航天日的第五個年頭,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人造地球
4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美國宇航局(NASA)關閉了多處附屬設施,并盡量減少上班的員工數量?,F在,就連操控“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的人員都被要求留在家中
從澳洲大火到蝗蟲災害,再到現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對許多人來說,2020年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于中國航天的火星探測項目團隊來說,更是如此。中國的首次火星登陸計劃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太空任務之一。2011
日前,NASA發(fā)布“好奇”號火星車拍攝的18億像素火星地表高清全景圖(高清視頻點此觀看)。該照片由一組長焦鏡頭拍攝的地形照片和一組中景鏡頭拍攝的火星車自拍組成。合成全景圖的所有照片拍攝于2019年11
3月10日,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宣布將于今年發(fā)射火星探測器,我國計劃首次發(fā)射探測器,即要實現對火星的“環(huán)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起點高、難度大。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充分驗證了探測器與地面系統(tǒng)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對各類方案、技術狀態(tài)、軟硬件系統(tǒng)進行了全面測試,為任務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0月11日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意外通過官方微博上發(fā)布了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火星探測器實物照片,并表示:“首公開,我國火星探測器‘真容’在此!” 據悉,我國的火星探測項目已
9月2日消息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每隔兩年多,火星都會“跑到”太陽的另一側,與地球隔“日”相對,幾乎無法“看到”彼此。9月2日,被稱為“火星合日”(又名“火星合相”)的天象將再次上演。不僅天文愛好者們幾
月球和深空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月18日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表示目前正抓緊組織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等重大工程任務。
在超長服役15年、完成90個火星日任務后,NASA于今日凌晨3點正式對外宣布,在最后一次喚醒任務失敗后,工程團隊遺憾決定結束“機遇號”的生命,讓它就此于火星長眠。而就在上個月,它才剛剛過完自己的15歲生日。
目前,我國的地外探測最遠的項目就是嫦娥工程了。
【導讀】據國外媒體報道,隸屬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科學實驗室探測器將在8月5日登陸火星表面,屆時這顆紅色的星球又將迎來一艘人類探測器。科學家認為著陸的過程要相當精確,否則這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火星探測
各國正在不斷推進太空探索,尤其是深空探索,火星是一大探測熱點。在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后,印度也發(fā)起了對火星“進軍”。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劃,于11月5日發(fā)射印度首個自主研發(fā)的火星軌道探測器“Mangaly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