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臺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yè),1974年成立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總裁郭臺銘?,F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1988年在深圳地區(qū)投資建廠,在中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huán)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建立了30余個科技工業(yè)園區(qū)、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2014年12月1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康宣布,由于訂單不足,公司于12月24日關閉公司在印度欽奈的工廠。該工廠的1700多名員工有可能面臨失業(yè)。
2016年2月,富士康對夏普投資超過6500億日元(約合58億美元)。夏普董事會全票通過這一收購協議。也就是說,日本夏普公司同意中國臺灣富士康公司提出的收購要約。這是日本技術企業(yè)有史以來接受的最大一起海外企業(yè)收購。2016年8月11日,富士康表示,中國反壟斷部門已經批準了公司對夏普的收購交易。這一進展為富士康全面完成38億美元收購夏普鋪平了道路。2017年5月20日,富士康籌建武漢研發(fā)中心 目標總投資達百億元。
提到富士康,人們會習慣性地將其視為電子代工廠。然而,富士康的野心絕不止于此。8月5日,富士康正式以5.8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芯片制造商旺宏電子,將旺宏電子旗下六英寸晶圓廠廠房及設備收入麾下,交易產權轉移預計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至此,近年來頻頻涉足電動汽車制造的富士康正式進軍電動汽車芯片領域,在全球芯片供應空前緊張的情況下深化芯片業(yè)務??梢姡皇靠档囊靶慕^不是只做一個代工廠,或許更是成為汽車芯片領域的“臺積電”。
從布局汽車到涉足車用半導體
富士康在汽車領域并非初出茅廬,而是早有布局。富士康已經與拜騰、菲斯克等多家知名車企開展代工業(yè)務。此外,富士康還與拜騰汽車開展了戰(zhàn)略合作,且與吉利控股成立合資公司,為其提供汽車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甚至還挖來前蔚來執(zhí)行副總裁鄭顯聰擔任富士康電動汽車平臺首席執(zhí)行官。
立訊精密、比亞迪的不斷崛起,逐漸占領了本該屬于富士康的市場份額,導致富士康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威脅。目前,富士康“砸錢”重新返回大陸市場,通過擴招提升代工產能。為了在短時間內招募更多的員工,富士康甚至為新員工提供一萬元現金獎勵。眾所周知,富士康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大陸市場和蘋果公司的鼎力支持。
當時的富士康在政策紅利階段進入我國市場,憑借勞動力成本低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土地資源豐富等優(yōu)勢,富士康占領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蘋果公司的出現,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富士康的蓬勃發(fā)展。面對富士康的不斷崛起,創(chuàng)始人郭臺銘有些驕傲自滿,甚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揚言表示:富士康在大陸建設工廠的目的是給人們賞飯吃。
這一番話一度引起了人們的不滿,關于“讓富士康離開國內市場”的言論應運而生。享盡一切政策紅利之后的蘋果公司,認為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所以蘋果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決定在印度市場投資建廠。為了跟隨蘋果公司的腳步,富士康隨即在印度市場建設新的工廠。然而,富士康出走海外市場失敗。雖然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印度建設工廠,但是收效不容樂觀。
有關注富士康的人都知道,富士康是緊跟蘋果身后的。蘋果為了轉移供應鏈,降低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于是打算在印度投入生產資源,勸告富士康等代工企業(yè)把生產線轉移至國外。
蘋果的想法正中富士康下懷,到印度建廠不僅能拿到蘋果的關鍵訂單,還能憑借印度廉價的勞動力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
可是事情真的有這么順利嗎?富士康海外市場狀況一言難盡,如果是正常的情況可能可以從海外市場獲得巨大回報,可是印度,越南等地都爆發(fā)了不同程度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件。
本來在印度生產好好的iPhone手機,產量直接下滑了50%。還有越來越多的富士康工人確診,為了工人健康,只好縮減產能,或者關閉工廠。印度南部的富士康工廠是主要生產基地,但是因公共衛(wèi)生事件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據悉,鴻海集團在汽車相關產業(yè)方向已組建數千人規(guī)模團隊,目前還在針對相關業(yè)務進行大量招聘,預計未來在電動汽車、半導體等業(yè)務方向還將有千人以上需求。
不造整車的富士康,比誰都有野心。近年來富士康已通過各種“買買買”在汽車行業(yè)瘋狂擴張。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代工的絕對龍頭,富士康早在2005年,就已啟動造車布局。在這一年,富士康買下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臺灣安泰電業(yè)100%的股權,開始制造電瓶線、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
2013年,富士康進入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的供應鏈,為其提供汽車配件、元件;2014年,富士康與北汽合作,共同投資研發(fā)、生產制造新一代動力電池及其系統(tǒng),獲取電池技術。同年7月,富士康旗下子公司臺灣鋰科在安徽投資20億元,建設高分子聚合物電芯和電池組生產項目,成立鋰電池生產基地。
2015年,就聯手騰訊、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了和諧富騰,負責生產制造部分,但不久后富士康放棄投資,項目被擱淺。2016年富士康向滴滴出行投資1.199億美元,獲得滴滴0.355%的股份。2017年,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富泰華向寧德時代投資10億元,獲得對方約1.19%的股權。2018年,富士康與阿里、IDG資本聯合領投小鵬汽車總額22億元的B輪融資。
這對于很多人來講,都是一個非常意外的消息。意外的是,郭臺銘居然還好意思舔著臉回來,更意外的是,郭臺銘居然押注半導體領域了。其實郭臺銘進軍半導體領域,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眉目了。
當初郭臺銘的富士康在國內發(fā)展得很不錯,一直以來靠著國內市場以及蘋果的訂單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但后面郭臺銘說出了讓人深惡痛絕的一句話,自此以后,郭臺富士康在國內市場的發(fā)展就沒有那么的值得期待了。而對于國內來講,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說實在的,郭臺銘和他的富士康雖然不招人喜,但是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如今郭臺銘進軍半導體領域,那么一定會促進國內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國內半導體注入一定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