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熱設計的目的是防止元器件因過熱或溫度交變誘發(fā)熱失效。電子元器件熱設計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元器件本身的熱設計,包括管芯、封裝鍵合和管殼的熱設計等;另一方面則是電子元器件的安裝冷卻技術,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電子元件在印制電路板上的安裝問題。這個問題涉及眾多類型電子元件的各種不同形狀與電氣引線的布置。
可靠性研究表明,對于長期通電使用的電子設備,如元件的殼體溫度超過100℃,則會導致故障率大大增加。
電源管理組件的熱性能優(yōu)化起初看起來很簡單:只需查看數據表,找到規(guī)格,添加一些余量,就完成了。但如果你真的想優(yōu)化尺寸、性能或成本,事情會很快變得復雜。
在我的經驗中使用兩個設備專家和系統設計師的電力,我發(fā)現這個優(yōu)化過程始終分為五個階段(如圖1所示),其中有四個數據在它們之間傳遞。您可以跳過其中的一些,但五個階段和四個連接始終存在。
圖 1:五個階段的流程圖
有趣的是,電子系統設計師通常從左到右思考,而組件供應商從右到左。
這五個階段是:
1.系統活動:組件活動的頻率是多少,功率級別是多少?答案通常以瓦特或安培表示,或者可能以最大值的某個百分比表示。
2.設備電流:系統活動期間實際流過組件的電流是多少?答案通常以毫安或安培表示。
3.器件功耗:由于電流流動,由于內部電阻和損耗,隨著熱量散發(fā)多少?答案通常用米蘭或瓦特表示。
4.器件溫度:組件因散熱而發(fā)熱多少?答案通常以攝氏度表示。
5.設備可靠性:由高溫操作影響的組件的壽命可靠性如何?答案通常表示為期失?。ㄟm合),定義為每10億運營時間的一次故障。
正如我所提到的那樣,這些階段之間有四個連接。由于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單位,因此這些連接用于計算,該計算將數據轉換為在上一個或下一個階段使用的單元。
1.用法配置文件:應用程序需要多少電流?這可以看起來像各種周期繪制的電流的曲線,使用水平的表格作為壽命的百分比或總體估計,例如85 ° C PCB溫度下的50,000個電源。這些配置文件可以是典型的、典型的添加余量(例如 10%)或絕對最壞的情況。
2.設備效率:散發(fā)了多少熱量(表示為供電的百分比)?例如,在 1V 和 5A 條件下效率為 90% 的器件將耗散大約 500mW。您可以在此處查找 DC/DC 轉換器的一些示例數據表。
3.熱參數:散發(fā)的熱量如何在不使組件過熱的情況下散發(fā)到環(huán)境中?通常元件貢獻10-30%,PCB和環(huán)境貢獻70-90%。有 JEDEC 定義的 theta 參數可以提供幫助,并且可以使用許多估計方法。圖 2 顯示了一些常見的熱參數,以及它們如何完成從結到環(huán)境的熱流路徑。
4.可靠性模型:組件在現場的時間和溫度下將如何表現?更高的溫度通常意味著更短的使用壽命,但您如何量化它并查看您的系統的可靠性要求是否可以達到?圖 3 中的“浴缸曲線”為常用模型,您可以在此處的搜索工具中找到示例設備和支持文檔。
圖 2:常見的熱參數
圖3:組件可靠性“浴缸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