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圈從不存在一勞永逸,“獨孤求敗”更是幾無可能。2015年,業(yè)內各種智能硬件層出不窮,各式各樣可穿戴設備“亂花漸欲迷人眼”,而各大廠商不管是對于物聯網的布局還是5G技術的研究都有了長足推進,近日,第五屆EEVIA年度中國ICT媒體論壇暨2016產業(yè)和技術展望研討會(北京站)在IC咖啡舉行,會上,各廠商從各自獨特的角度向我們分享了未來的發(fā)展思路和最新技術。
ST致力建設物聯網生態(tài)圈
物聯網領域有重要的三點:數據、傳輸還有后端服務的處理,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北方區(qū)市場經理于引提到,“ST作為芯片的供應商,但是只做芯片會很難更好地服務于整個市場。為此,ST希望能夠建立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成為我們合作伙伴最信任的搭檔,一起基于我們的硬件更好地搭建一個硬件平臺,與軟件廠商合作,把更好的方案推到我們終端用戶。”
而ST也一直在規(guī)劃這樣一個生態(tài)圈,以ST的MCU為核心,ST會對此進行擴展,并提供一些增值服務商、代理商,包括設計公司提供相應的方案,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創(chuàng)客社區(qū)的服務和在線的論壇。2015年ST也開創(chuàng)了本地的一個網站,通過它可以把服務器放在中國國內,以前大家去看ST的一些手冊,由于ST的服務系統(tǒng)在歐洲,速度會很慢,在這里面服務器到了本地,再下載資料會很方便。同時ST會同步在官網上創(chuàng)出一個英文的資料,以最快的速度把英文和中文的版本同時放在這個網站上。在網站上還會建立一個跟ST愛好者在應用技術上的分享論壇。再者,第三方的客戶或者一些方案提供商他們有一些好的方案,也可以放在論壇上,這樣一個交互可能有一些正好需要,或者想找這樣一個解決方案,能夠更快速找到相應的方案。
為了更好地布局物聯網生態(tài)圈,ST今年還做了更多的大學計劃,除了會跟一些大學高校的老師做一些實驗室,還支持一些社團,比如嵌入式社團。于引還說到,“截止2015年,ST已經和ARM做了三年的競賽,我們也看到每年大學提交出來的項目,以及最后成品的技術含量都高,有很多產品甚至我們的客戶都感興趣,所以大學計劃是對未來的投資,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好的幫助到工程師,使這些學生更好地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好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項目??傊谶@里面我們不光希望我們只是一個芯片的供應商,同時也希望跟多方合作搭建一個健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讓我們的用戶更加豐富多彩。”
5G助陣物聯網發(fā)展
2015年,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5G網絡亮相。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曾說,5G就像我們的神經系統(tǒng)一樣,將為鏈接萬物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網路,是突破物聯網大規(guī)模應用的關鍵。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有250億設備將會聯網和在線。當企業(yè)找到利用無處不在的新5G網絡的方法,由數十億聯網設備驅動的物聯網的發(fā)展,將帶動經濟新的飛躍。
然而雖然現在IoT非常熱門,但其實并沒有這么快就走到我們的身邊,究其原因是我們基礎設施網絡還在為IoT世界的到來做準備。
Qorvo基礎設施和國防產品大客戶銷售經理萬文豪先生做了“4G和Pre-5G通訊基礎設施射頻前端的方案及市場發(fā)展趨勢”的主題報告。其中,他提到了Cooper定律,Cooper定律認為,指定無線電頻譜中無線通信的總比特容量每30個月翻一番。在兩年半左右的時間,所有數據在現有頻譜的基礎上,業(yè)務量將增長一倍。從數據統(tǒng)計來看,在過去45年之內大概有100萬倍的增長。所以在2010年或2009年的時候,通訊業(yè)內有一個共同的目標:1000倍。為了滿足未來數據量增長的需求,總比特容量會達到1000倍的增長!
1000倍的增長要如何實現?萬文豪認為,這就要提到Qorvo的最新技術:Massive MIMO,即大容量的多入多出天線技術。他表示,目前Massive MIMO已經成為主流技術,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萬文豪現場介紹了4個機會,一是建設網絡,二是通道,三是復雜性,四是技術的生產能力。目前Qorvo在5G的技術儲備上已經準備好。Qorvo專注視頻領域超過30年,是全球移動、基礎設施和國防領域可擴展及動態(tài)射頻解決方案的新領導者。Massive MIMO的應用對半導體廠商來講,它的意義或前景機會在于引用了Massive MIMO,不需要用到幾千個或者幾萬個通道,目前最高用到128個通道,每個通道都需要很多的RF射頻器件,對于我們來說射頻器件需求會遠遠大于以前的模式。
Qorvo現在主要有四大類產品:一是國防產品,第二就是光傳輸,第三是基站,還有最重要的是與物聯網非常相關的wifi的產品線,“在4G和Pre-5G通訊基礎設施射頻前端的方案上Qorvo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已經有產品推出。并且在產業(yè)合作上,包括與中興、華為,以及三大運營商都有合作溝通。”萬文豪說到。
Gartner報告指出,2015年物聯網相關服務的總支出約為695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到2630億美元。這個數字說明,范圍廣泛的無線網絡需求巨大,而只有5G才能幫助物聯網行業(yè)實現達到上述規(guī)模。企業(yè)對這項新技術是何反應,引進高速的5G網絡都將是移動數據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