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集成電路IC是否“偷懶”(即未正常工作),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檢測:
基礎檢測方法
?直流工作電壓測量?
測量各引腳對地的直流電壓值,并與標稱值對比。若電壓異常,需排除資料誤差或工作狀態(tài)差異(如信號變化導致的電壓波動)。 ?
?直流電阻測試?
測量各引腳與接地腳的正反向電阻值,并與正常IC對比。此方法需依賴專用儀器或替換法驗證。 ?
?在線檢測?
將IC接入電路板,通過觀察其輸出信號波形、電壓穩(wěn)定性等實際工作狀態(tài)判斷。 ?
高級檢測方法
?參數(shù)定量檢驗?
使用集成電路測試儀對關鍵參數(shù)進行定量檢測,確保數(shù)據(jù)準確性。 ?
?替換驗證?
將疑似故障的IC更換至正常設備中測試,若故障消失則確認損壞。 ?
?文檔與認證核查?
檢查IC的規(guī)格書、測試報告等文檔是否完整,并驗證是否通過ISO等質量認證。 ?
注意事項
電壓測量需排除資料錯誤或工作狀態(tài)差異(如不同信號下的電壓變化)。 ?
檢測時需結合電路原理圖分析,避免誤判。 ?
如何準確判斷電路中集成電路IC是否“偷懶”沒處在工作狀態(tài),是好是壞是修理電視、音響、錄像設備的一個重要內容,判斷不準,往往花大力氣換上新集成電路而故障依然存在,所以要對集成電路作出正確判斷。
1、首先要掌握該電路中IC的用途、內部結構原理、主要電特性等,必要時還要分析內部電原理圖。除了這些,如果再有各引腳對地直流電壓、波形、對地正反向直流電阻值,那么,對檢查前判斷提供了更有利條件。
2、然后按故障現(xiàn)象判斷其部位,再按部位查找故障元件。有時需要多種判斷方法去證明該器件是否確屬損壞。
3、一般對電路中IC的檢查判斷方法有兩種:一是不在線判斷,即電路中IC未焊入印刷電路板的判斷。這種方法在沒有專用儀器設備的情況下,要確定該電路中IC的質量好壞是很困難的。一般情況下,可用直流電阻法測量各引腳對應于接地腳間的正反向電阻值,并和完好集成電路進行比較,也可以采用替換法把可疑的集成電路插到正常設備同型號集成電路的位置上來確定其好壞。
當然,有條件可利用集成電路測試儀對主要參數(shù)進行定量檢驗,這樣使用就更有保證。
還有在線檢查判斷,即集成電路連接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判斷方法。在線判斷是檢修集成電路在電視、音響、錄像設備中最實用的方法。以下分幾種情況進行闡述:
1、直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主要是測出各引腳對地的直流工作電壓值;然后與標稱值相比較,依此來判斷集成電路的好壞。用電壓測量法來判斷集成電路的好壞是檢修中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要注意區(qū)別非故障性的電壓誤差。測量集成電路各引腳的直流工作電壓時,如遇到個別引腳的電壓與原理圖或維修技術資料中所標電壓值不符,不要急于斷定集成電路已損壞,應該先排除以下幾個因素后再確定。
1)所提供的標稱電壓是否可靠,因為有一些說明書,原理圖等資料上所標的數(shù)值與實際電壓有較大差別,有時甚至是錯誤的。此時,應多找一些有關資料進行對照,必要時分析內部原理圖與外圍電路再進行理論上的計算或估算來證明電壓是否有誤。
2)要區(qū)別所提供的標稱電壓的性質,其電壓是屬哪種工作狀態(tài)的電壓。因為集成塊的個別引腳隨著注入信號的不同而明顯變化,所以此時可改變波段或錄放開關的位置,再觀察電壓是否正常。如后者為正常,則說明標稱電壓屬某種工作電壓,而這工作電壓又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條件下而言,即測試的工作狀態(tài)不同,所測電壓也不一樣。
3)要注意由于外圍電路可變元件引起的引腳電壓變化。當測量出的電壓與標稱電壓不符時可能因為個別引腳或與該引腳相關的外圍電路,連接的是一個阻值可變的電位器或者是開關(如音量電位器、亮度、對比度、錄像、快進、快倒、錄放開關、音頻調幅開關等)。
4)要防止由于測量造成的誤差。由于萬用表表頭內阻不同或不同直流電壓檔會造成誤差。
5)當測得某一引腳電壓與正常值不符時,應根據(jù)該引腳電壓對IC正常工作有無重要影響以及其他引腳電壓的相應變化進行分析,才能判斷IC的好壞。
6) 若IC各引腳電壓正常,則一般認為IC正常;若IC部分引腳電壓異常,則應從偏離正常值最大處入手,進口泵檢查外圍元件有無故障,若無故障,則IC很可能損壞。
2、交流工作電壓測量法:
為了掌握IC交流信號的變化情況,可以用帶有dB插孔的萬用表對IC的交流工作電壓進行近似測量。檢測時萬用表置于交流電壓擋,正表筆插入dB插孔;對于無dB插孔的萬用表,需要在正表筆串接一只0.1~0.5uF隔直電容。
總的來說,在進行集成塊直流電壓或直流電阻測試時要規(guī)定一個測試條件,尤其是要作為實測經(jīng)驗數(shù)據(jù)記錄時更要注意這一點。通常把各電位器旋到機械中間位置,信號源采用一定場強下的標準信號。當然,如能再記錄各功能開關位置,那就更有代表性。
如果排除以上幾個因素后,所測的個別引腳電壓還是不符標稱值時,需進一步分析原因,但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集成電路本身故障引起;二是集成塊外圍電路造成。分辨出這兩種故障源,也是修理集成電路家電設備的關鍵。
1、異常規(guī)格
仔細查看IC的規(guī)格,如果發(fā)現(xiàn)某些參數(shù)異常,如頻率范圍異常窄、電壓容忍范圍過于寬泛等,這可能是廠商為了快速推出產品而未充分測試和優(yōu)化的跡象。
2、錯誤或缺失文檔
一個正規(guī)的IC制造商應該提供詳盡的技術文檔和數(shù)據(jù)手冊。如果你發(fā)現(xiàn)相關文檔缺失、錯誤、或者質量較差,那么這個IC可能是被“偷懶”制造出來的。
3、設計不合理
審查IC的設計結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電路設計,例如過度簡化或不必要的電路部分,這可能是廠商為了快速上市而忽略了細節(jié)的表現(xiàn)。
4、溫度和環(huán)境測試
正規(guī)的IC制造商會進行嚴格的溫度和環(huán)境測試,以確保產品在各種工作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廠商沒有提供相關測試數(shù)據(jù),或者數(shù)據(jù)顯示溫度和環(huán)境測試結果異常,那么要注意這可能是“偷懶”導致的。
5、質量認證
查看IC是否通過了相應的質量認證,如ISO 9001、ISO 14001等。正規(guī)的IC制造商通常會獲得相關認證,這是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一個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