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心林志明:推動RISC-V生態(tài)健康發(fā)展,企業(yè)不能只下載不共享
集微網消息,2010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牽頭創(chuàng)立的新型指令集RISC-V正式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中。這個全新微處理器指令集架構(ISA)的“橫空出世”,不僅在處理器架構市場掀起了一股熱潮,甚至被認為可能打破處理器芯片被X86架構和Arm構架長期壟斷的局面。
目前RISC-V基金會在全球范圍已經有150多家會員,包括 Google、三星、英偉達(Nvidia)、Tesla、IBM、高通、NXP、西部數據(WD)等國際大廠,國內推廣者包括芯原、杭州中天微、晶心、芯來、君正等。
近兩年,RISC-V在國內掀起一片熱潮,被視作國產芯“自主可控”的發(fā)展契機。2018年還先后成立了中國RISC-V產業(yè)聯(lián)盟、中國開放指令生態(tài)系統(tǒng)(RISC-V)聯(lián)盟。有數據顯示,中國有300家以上公司在關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進行開發(fā)。
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右)和晶心科技技術長蘇泓萌(左)
近日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在接受集微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僅2018一年,內嵌晶心處理器內核的SoC芯片已超過10億顆,截至2018年底歷年累積數量也達到35億顆,被廣泛應用于物聯(lián)網、語音識別、深度學習、電玩游戲、觸控屏幕控制器、GPS、無線充電、存儲、藍牙、WiFi、網絡設備和傳感器等領域。
據了解,晶心科技是RISC-V基金會創(chuàng)始會員,數個任務組的召集或共同召集人,也是RISC-V開源軟件GNU/LLVM工具鏈及Linux核心相關軟件的主要維護者之一,同時擔任中國RISC-V產業(yè)聯(lián)盟副理事長,非常積極共同推廣RISC-V架構及生態(tài)系。
在2018年,晶心科技除了持續(xù)支持V3架構外,于RISC-V架構系列,晶心推出32/64位、適合以Linux為基礎的應用架構之嵌入式微處理器A25/AX25,其應用包括更高階高價的產品,例如無人機、智能無線通信、網通、圖像處理等應用。
相比于X86和Arm這些主流架構嚴格的授權使用機制,RISC-V自創(chuàng)立之初就確定走開放、共享、安全的道路。然而,目前依然有很多國內公司習慣于“只下載,不上傳”,這與RISC-V開源的核心理念相違背。但這也是現(xiàn)階段一般企業(yè)的心態(tài),著重利用資源,卻少分享資源。
對于此問題,林志明強調要正確理解RISC-V的開放:“對于RISC-V生態(tài)而言,想要其健康發(fā)展,那么就不能只下載(download)不貢獻分享?!蓖瑫r,他建議,可硬性規(guī)定公司在下載、完成開發(fā)后,開放部分研發(fā)內容,保留較為機密的部分,如此在遵循游戲規(guī)則及讓公司存活間取得平衡??稍S可參考伯克利軟件套件(BSD)的開放來源軟件授權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中美貿易戰(zhàn)加劇的原因,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若雙方態(tài)度強硬,對美國架構的RISC-V可能相對辛苦,對日商Arm來說則較有利。對此林志明告訴集微網記者,從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戰(zhàn)對于RISC-V的發(fā)展還沒有產生影響。
雖然RISC-V基金會已吸引眾多企業(yè)參與其中,但林志明也坦言,“RISC-V目前還不是很普遍”。當然生態(tài)的建立并非是一蹴即成的,因此林志明仍樂觀表示,雖然目前整體RISC-V的生態(tài)不夠成熟,但借鑒同為開放源的安卓(Android)成功先例,仍期待RISC-V未來在嵌入式CPU市場有高占有率。
(來源:集微網)
新品資訊:
矽遞科技Grove套件:無需硬件驅動或嵌入式開發(fā),專為微軟Azure服務而設計威世VCNL36687S接近傳感器:小尺寸封裝、集成信號處理IC和12位ADC亞德諾半導體EVAL-ADXL362評估板:兼容Arduino接口、自帶LCD屏英飛凌IM69D120和IM69D130 XENSIV MEMS麥克風,為低失真和高信噪比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