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絡和信息盛行的時代,似乎“宅”也變得越來越時尚和受寵,尤其是很多青少年。無論是每天被動“宅”在學校,還是每天主動“宅”在家中學習,長久呆在室內,青少年的視力受到極大隱患。除了與青少年的學習的壓力以及高強度的用眼環(huán)境先關,更多也與室內照明有關。
在現(xiàn)代社會,關注健康就必須學會更加科學的照明方法,來營造“光健康”。照明首先要滿足照明的功能,同時也要涉及到生理、心理健康需求,如防紫外線、防眩光等。盡管我國《中小學教室采光和照明衛(wèi)生標準》去年就已經(jīng)出臺,教室課桌面的照度應達到300Lx,黑板面的照度應達到500Lx,但是目前仍有大部分學校不能達到該要求。這無形中對青少年的視力造成損害。
事實上,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要科學合理、綠色健康的照明。人的視力依靠瞳孔和光敏細胞來進行調節(jié),光線不同其調節(jié)作用也就不同。光線太弱、太強都會給眼睛帶來傷害。長期處于光線過暗的環(huán)境中,會使眼睛屈光系統(tǒng)產生變化,長期處于光線過強的環(huán)境中,會使眼內肌過度調節(jié),視網(wǎng)膜尤其是黃斑區(qū)造成損害,二者都易造成近視。
如何才能健康照明呢?那么亮度和光譜都十分重要。亮度要適中,而照明燈具的光譜也以接近太陽的光譜(100Ra)為佳。此外,室內照明必須避免或減少眩光干擾?,F(xiàn)在青少年越來越多的接觸與應用電腦,如果在燈光下運用電腦,就要防止光共振。光共振是指電感鎮(zhèn)流器日光燈頻閃與熒光屏幀幅閃動重疊,會對人的視覺系統(tǒng)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在長期使用電腦的空間里,最好不要安裝電感鎮(zhèn)流器日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