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7年發(fā)射升空的“黎明號”探測器,將首次進入位于小行星帶的一顆巨大“原行星”——由巖石構(gòu)成的灶神星的運行軌道??茖W家展示了“黎明號”探測器獲得的這顆直徑為529千米的小行星灶神星的最新圖像(左),與哈勃空間望遠鏡能夠在地球軌道上拍攝的圖像相比(右),前者的分辨率提高了兩倍。
(黎明號與哈勃分別拍攝的灶神星)
灶神星天體表面的許多模糊的印記必然是在過去的40多億年中,與其他更小的小行星碰撞后形成的撞擊坑。而科學家認為,發(fā)生在灶神星南極附近的一次最大的撞擊所產(chǎn)生的碎片最終以隕石的形式墜落在地球上。裝載于黎明號探測器上的儀器將能夠證實這些隕石與灶神星之間的關(guān)系,并幫助黎明號的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另一顆熔化并分離出地殼、地幔和金屬核的天體。
灶神星的形狀似乎已經(jīng)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呈扁圓球體,但是大的凹陷和突出使它在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第26屆大會中被斷然排除在行星之外。
在圍繞灶神星軌道運行一年后,黎明號探測器將在其離子發(fā)動機的幫助下飛往另一顆更加寒冷的原行星——谷神星。灶神星和谷神星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里個頭最大的成員,灶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僅次于谷神星。黎明號探測器將首先探測灶神星,此后再趕往谷神星繼續(xù)觀測,幫助科學家尋找太陽系誕生的線索。
(黎明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