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黎明號之旅的第一張勘測照片出爐。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正在接近“維斯塔”小行星,黎明號探測器機載分幅攝影儀現(xiàn)已成功拍攝到該小行星第一張照片。通過分析照片中維斯塔小行星能夠定位它的位置,工程師可以確定探測器的航行軌道,從而使探測器改變并適應該小行星環(huán)繞太陽的路徑,期望它于 5月16日進入斯維塔小行星的軌道范圍。
據(jù)悉,維斯塔是太陽系內第二大小行星,它同時也是一顆原行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它的直徑達到530公里,在地質結構上具備多層結構,像地球、金星和火星一樣,擁有地核、地幔和地殼。地面和太空望遠鏡均可觀測到這顆明亮的球狀小行星,雖然天文學家在過去兩百年里一直對其觀測,但尚未收集到其表面詳細資料。如果“黎明號”探測器成功進入斯維塔小行星的軌道范圍,就開始在小行星表面上空2700公里處收集科學數(shù)據(jù),將拍攝多角度維斯塔圖像,從而使科學家能夠繪制小行星地形圖。之后黎明號將進行額外勘測和近距離拍攝小行星表面狀況,在維斯塔小行星軌道上停留1年時間。
2015年,黎明號將抵達小行星“克瑞斯”,未來將對小行星帶內更多的星體進行勘測。該探測器攜載的儀器將測量小行星表面成份、地形和結構,同時它還將測量維斯塔和克瑞斯小行星的引力牽引作用,從而獲知這兩顆小行星內部結構的更多信息。通過研究這兩顆小行星,科學家能夠揭開太陽系早期歷史的更多秘密,黎明號任務將以不同作用力進一步對比這兩顆小行星的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