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日前在專門版面中刊登了托爾團隊的這一發(fā)明。該期刊在文章中介紹道,這種新型電解質電容器 是由一種名為“多孔鎳氟化物薄膜”(porous nickel-fluoride film)的材料構成,該材料能夠存儲電能。而且,由于電離子可以在這些“多孔鎳氟化物薄膜”中自由通行,所以該設計完全可以起到傳統(tǒng)電池的放電作用。
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該電解質電容器擁有超級電容器般的優(yōu)良性能,并且能夠在萬次充放電、或者千次彎折之后仍然保持76%的高電池容量。
如果說未來移動智能設備的發(fā)展趨勢是朝著迷你化發(fā)展的話,這一可彎曲的電解質電容器發(fā)明就顯得異常重要了。目前,我們尚不清楚托爾是相關公司是否有將其投入商用的計劃。但據(jù)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透露稱,這一產(chǎn)品可以非常輕松的進入大規(guī)模量產(chǎn)階段,且非常適用于下一代智能移動設備。
然而,托爾和自己的團隊對于這一材料似乎還有著更具野心的計劃。托爾透露,自己的團隊計劃進一步研究該材料的一些隱藏特性,其中就包括一個名為 “Water splitting”的能量再生理論。據(jù)悉,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水分子可以被分離為氫原子和氧原子,而這兩種微元素同樣有可能被用作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