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思卡爾、IBM扮推手 晶圓雙雄面臨特許產能挑戰(zhàn)
新加坡特許半導體(Chartered Semiconductor)宣布將啟動12寸廠第三期工程,預計完工后總產能將達4.5萬片,同時特許亦將既有第一、二期工程產能最大化至3.9萬片12寸晶圓,并直接技轉飛思卡爾(Freescale)45奈米制程技術替其代工;值得注意的是,特許大舉擴充12寸廠計畫,使其12寸廠產能已與臺積電、聯電不相上下,尤其與IBM結盟關系再加上飛思卡爾加入,對臺積電而言如臨大敵!
特許與IBM所合組策略聯盟再度發(fā)威,飛思卡爾日前宣布其45奈米制程加入該聯盟,且有自由選擇制造伙伴權利,由于飛思卡爾原就與IBM在Power PC及省電架構設計方面緊密合作,業(yè)界認為此次飛思卡爾選邊站,無非是無法舍棄IBM獨特的絕緣層上覆矽技術(SOI),尤其進入45奈米制程后,制程整合度更高,而IBM晶圓代工伙伴是特許,使得飛思卡爾在知會臺積電后,對外宣布加入特許的聯盟。
特許指出,提高2007年資本支出至8億美元,有7成用于擴充12寸產能,這是為贏得更多市占率,預估待12寸廠全部3期工程完工后,12寸總產能將達4.5萬片,同時目前一、二期也將在年底達到3.9萬片月產能規(guī)模。
特許執(zhí)行長謝松輝表示,飛思卡爾加入后,特許已站上絕佳戰(zhàn)略位置,預計最快2007年底45奈米低功耗(LP)制程將進入驗證,2008年中45奈米高效能(HP)將到位,過去特許發(fā)展90奈米、65奈米制程技術,都是先與客戶驗證后,才向客戶技轉,但進入45奈米制程,特許將先取得飛思卡爾技術,爾后才進行驗證,不論與客戶合作或生產效率都相當具有競爭力。
至于在晶圓雙雄方面,臺積電2座12寸廠單月產能約4萬片12寸晶圓,南科14廠第三期工程及竹科、中科新廠計畫,最快要2008年后產能才會陸續(xù)添入;聯電目前12寸廠單月產能約4.4萬片,南科第二座12寸廠增建計畫甫底定。因此,近期特許加緊擴增12寸產能動作,已大幅縮短與臺積電、聯電差距。
半導體業(yè)者指出,飛思卡爾的加入使得特許內部士氣大振,同時特許亦希望藉由提高資本支出及產能,滿足眾多大客戶需求,其中,特許決定啟動12寸廠第三期工程,而非蓋另一座12寸廠,便是為讓新廠屬于既有廠區(qū)一部份,節(jié)省未來制程晶片驗證時效。
在先進制程方面,特許視65奈米制程為研發(fā)及量產重點,最快第二季投產、第三季貢獻營收,且下半年65奈米制程占營收比重可望達2位數,由于特許大客戶微軟(Microsoft)Xbox 360繪圖晶片(GPU)將提升至65奈米制程,超微(AMD)亦將推出65奈米制程64位元處理器,加上其正與手機晶片廠如德州儀器(TI)等洽談跨入65奈米制程可能性,將使得特許2007年65奈米制程產能快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