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宜特觀察發(fā)現(xiàn),每當有新手機推出,消費者除了針對效能做測試,另一個必測試的就是利用落下測試,了解手持式裝置的耐摔程度,測試結果時常成為各網(wǎng)站論壇評斷手機品質的關鍵要點。此外,宜特近期己接獲許多IC Design公司詢問相關測試計劃,期望可在大廠供應鏈占有一席之地。
落下/沖擊試驗,是業(yè)界常用來模擬手持式產品從高度掉落之品質測試手法,此手法除了可了解產品外部的面板等外觀損壞程度,更重要的是維系著產品壽命關鍵因素,在于內部連接著各IC元件與電路板的焊點,可承受之沖擊力道(重力加速度,G值)與撞擊時間(ms)。
宜特科技可靠度工程處處長曾劭鈞表示,今日手持裝置,為了容納更多功能,IC元件尺寸越做越??;然而,以往各供應鏈廠商遵循的國際規(guī)格(JEDEC)落下實驗條件,無法有效驗證出微小化元件的焊點可靠度,當然亦無法滿足各大國際大廠的嚴苛定義──提高測試的沖擊力道(High G)或者是增加循環(huán)(落下)次數(shù),是各大國際大廠常見之手法。例如某美系手機知名廠商,對于落下測試的沖擊力道(High G)條件,早已從JEDEC定義的1,500G提高至10,000G;而某韓系手機知名廠商則是增加循環(huán)(落下)次數(shù)從30cycle提高至1,000cycle。
曾劭鈞進一步指出,國際大廠所定義嚴苛落下測試條件,除了因應手持式產品「元件尺寸縮小」特色外,亦包含「元件模組化(ex: System in Package,SIP)」的特色。智慧型裝置「元件模組化」的特色在于將多個IC置放在同一封裝體內,如此一來,其IC與PCB連接的焊點所承受的沖擊力將與以往封裝形式(ex: BGA)不同,因此,面對此一演變,以不同角度(正面、側面、背面)的多軸向落下實驗,來測試品質儼然成為趨勢。
宜特指出,宜特升級的落下/沖擊測試能量達10,000G/0.2m,搭配多軸向架構,已可滿足國際大廠要求的摔不壞之高可靠度測試需求,為IC設計公司進入國際大廠有可能的需求做好準備,成為客戶最重要的測試驗證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