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per的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3億臺,10倍于2013年;市場規(guī)模將由2013年的14億美元增長到90億美元,不過,從實際市場來看,可穿戴設備市場產品還存在同質化、智能化程度低等問題,另外可穿戴設備銷售也并未如預測那樣火爆,個別產品銷售遇冷,201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會真正爆發(fā)嗎?可穿戴設備市場是浮云還是希望?屬于可穿戴設備的藍海究竟在哪里?
Silicon Labs美洲區(qū)市場營銷總監(jiān)Raman Sharma認為簡潔外觀+更長續(xù)航+時尚設計是可穿戴設備必備的三大屬性(這里沒有談連接,因為連接是其基本屬性),具體解釋為:
• 簡潔的外觀(例如,易于穿戴和使用,終端用戶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 更長電池壽命(用戶易于更換的紐扣電池,且更換間隔至少6個月或更長)
• 吸引人且時尚的設計(例如,除了小巧外形之外,它們對用戶來說應該顯得優(yōu)雅和精致,一個很好的示例是首飾般的Misfit Shine可穿戴健身追蹤器)
博通大中華區(qū)總裁李廷偉博士則認為可穿戴設備興起可以帶動無線充電技術的走熱,因為可穿戴設備更需要無線充電技術,博通為此還可以發(fā)了融合無線充電的可穿戴方案。
JanuszBryzek博士認為新興的能量收集裝置將會給可穿戴設備帶來能量解決方案,這些能量收集裝置可以利用震動、熱或者其他形式能量來生成電能。而在連接方面,他認為現(xiàn)在很多可穿戴設備通過手機將數(shù)據傳送到云端,而未來可穿戴設備可以直接連接到互聯(lián)網上,例如現(xiàn)在業(yè)界在開發(fā)一種使用集群(Swarm)的通信技術,最先進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unPad,他們開發(fā)嵌入在墻壁中的連接,替代移動設備的需求。
本文由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