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紅色供應鏈”風暴,正在沖擊臺灣科技業(yè)的未來。
向來以完整電子產業(yè)鏈稱霸全球的臺灣,正被崛起的中國本土廠商卡位、取代。它比“斷鏈”可怕,因為它正在粉碎“非臺灣不可”。
全球電子產品的核心集散地深圳,過去是山寨3C產品的大本營。梁山泊好漢經多年練功與經驗積累,外界眼里的山寨、白牌軍,現(xiàn)在已是“紅色供應鏈”的骨干成員。
首先,是在供應鏈扮演旗手的大陸品牌廠商,隨著手機與平板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聲勢不斷高漲,臺灣科技業(yè)的品牌力正在迅速退位。
走一趟中國最大的電子賣場深圳華強北商圈,沿路廣告招牌,除業(yè)界昵稱“中華酷聯(lián)”的中興、華為、酷派、聯(lián)想四大本土手機品牌外,過去被視為二線品牌的Oppo、金力、魅族等,能見度都比來自臺灣的宏達電(HTC)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于以往在華強北還有一席之地的華碩、宏碁,隨著電腦市場的成熟,加上手機產品也未能跟上,現(xiàn)在得走進商城,甚至往樓上走,才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全世界每三支手機就有一支來自深圳,代表許多世界一流的中國本土品牌,正不斷地被『養(yǎng)』出來,”在深圳從事白牌手機方案設計的聯(lián)興電通總經理翁瑞榮觀察。
根據市調機構ABI Research的最新資料,今年第二季全球十大手機品牌排名,在前三名:三星、蘋果、樂金之后的,就是“中華酷聯(lián)”。至于HTC,則已跌出十大榜外,排第十一名。
找臺灣合資是為了偷學技術
大陸本土品牌的出手早有國際架勢。以臺灣人相對陌生的Oppo為例,母公司是做影音光碟機起家的步步高。
步步高從○九年起,就陸續(xù)斥資千萬美元請來韓星宋慧喬、國際巨星李奧納多迪卡皮歐擔任品牌代言人。去年整個集團廣告投放費用,甚至高達八億人民幣。
大陸本土品牌崛起,一道屬于中國自己的微笑曲線隱然成形。以現(xiàn)在電腦與手機銷售兩得意的聯(lián)想為例,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資分析師觀察,大陸“民族品牌”聯(lián)想,向來就對培植本土制造有濃厚使命,“外放代工訂單給臺廠,總想學點什么回去,”他說。
一位國內筆電代工廠的副總也直言,與臺灣代工廠合資,是聯(lián)想“偷師”制造技術的一貫模式。
這話當然是從早年聯(lián)想與友訊、技嘉分別合資做過網通、主機板,到去年與仁寶合資聯(lián)寶、做筆電組裝的有感而發(fā)。
目前,聯(lián)想的手機、平板兩大產品線,從關鍵零組件到組裝,幾乎都已經交由本土供應鏈生產。唯獨筆電,這“紅色供應鏈”最缺的一環(huán),聯(lián)想和與其關系密切的寶龍達,都還只能做低端機種組裝。
因此,在扶植了很多實力足與臺商搶單的零組件陸廠后,聯(lián)想要提升筆電組裝能力的企圖可想而知。
但這位副總對臺灣并不悲觀,他認為,筆電組裝的技術門檻不是買設備、挖人才就可輕易克服,“陳瑞聰(仁寶電腦總經理)也不是傻瓜,臺灣代工產業(yè)只要把PC守好,就不會有問題,”他說。
但這也凸顯,筆電已是臺灣科技業(yè)生死存亡的“馬其頓防線”。
與狼共舞?
臺灣筆電代工業(yè)雖然實力堅強,但此刻也是筆電業(yè)經營最辛苦的時期。
陳瑞聰在今年九月底接受《天下》獨家專訪時提到,筆電市場已步入成長遲緩期,他選擇不一味用防堵的心態(tài)和客戶做生意,而是聰明地“與狼共舞”求生存。
面對“紅色供應鏈”的進擊,臺廠除了防守外,也該調整心態(tài),積極轉型。畢竟,眼下除了聯(lián)想、華為、海爾等品牌大廠都在刻意扶植陸廠電子供應商,就連國際一級品牌客戶,也開始把訂單往陸廠挪移。
里昂證券一份針對蘋果供應鏈的研究報告就指出,攤開iPad、iPhone的零組件供應商名單,中國業(yè)者家數在兩年內就翻了一倍,從兩年前的僅八家,到今年已經占十六家。
“蘋果現(xiàn)在很刻意在中國培養(yǎng)‘次要供應商’(second source),”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觀察。因為身處工具機產業(yè),從事電子零組件生產的工廠,都會跟上銀買設備,卓永財對蘋果“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動作特別清楚。
這也代表對品質特別講究的蘋果,開始肯定陸廠的實力。
“中國電子業(yè)逐漸走出低成本、勞力組裝的局限,并開始威脅臺灣、南韓、日本同業(yè)在全球電子供應鏈的地位,”英國《金融時報》在九月的報導中,還直接點出多家目前已經擠入蘋果供應鏈的陸廠。
例如,山東歌爾聲學,其揚聲器與耳機產品在獲蘋果訂單前,韓國三星就已經采用;還有深圳德賽電池與欣旺達電子,現(xiàn)在也開始分食原來臺廠新普、順達手中的蘋果電池訂單。
在山寨里練功
陸廠實力躍進的關鍵,主要來自山寨與白牌市場的多年練兵。
從事IC設計的瑞芯微,就是從山寨與白牌消費性電子產品起家,現(xiàn)在已是躍上一線品牌桌面談訂單的典型案例。
創(chuàng)立于二○○一年的瑞芯微,是靠語言學習機芯片起家。在MP4當紅時代,瑞芯微創(chuàng)辦人兼執(zhí)行長勵民表示,在貨發(fā)全球的深圳山寨與白牌市場加持下,他的MP4芯片出貨量曾是全球第二大,僅次于蘋果。
現(xiàn)在,瑞芯微是中國最大的平板電腦處理器芯片供應商。而且,就連惠普、東芝、華碩這些高端、高品質的一線國際品牌,也在今年陸續(xù)采用瑞芯微處理器。
瑞芯微的崛起,代表大陸本土業(yè)者正取代臺廠,在供應鏈中扮演老大哥位置。勵民表示,臺灣的威盛雖然也曾在兩年前,在平板市場刮起一陣旋風,但很快就被瑞芯微及同為大陸業(yè)者的全志壓下。
“Via(威盛英文名)從來都不是對手,”雖然勵民臉上微微露出含蓄笑容,這話卻說得自信十足。
為了在中國十一長假的銷售旺季前夕坐鎮(zhèn)市場最前線,盡管“天兔”臺風在九月底直襲閩粵之交,勵民仍排除萬難從福州總部飛抵深圳。
飛機還沒降落,瑞芯微在深圳騰訊大樓隔壁的辦公室內,已經有一連串會議在等著勵民。
《天下》采訪團隊也在臺風天來到深圳的瑞芯微總部。
沒有原先以為的草莽或霸氣,這位“紅色供應鏈”重要成員,在一開始的電話約訪時就讓人出乎預期。
“我是看你們《天下》長大的,你要來嗎,見個面吧?”當記者在勵民手機中還沒自我介紹完,他已經等不及先說了。
沒錯,四十八歲的勵民每次經過機場,總會買好幾本臺灣財經企管雜志。他是許多中國電子業(yè)創(chuàng)業(yè)家的縮影:正值戰(zhàn)斗力最強的青壯年時期,對新事物有旺盛學習心。[!--empirenews.page--]
重點是,能在殺戮激烈的深圳山寨狼群中稱王,絕不能低估其溫良外表下的狼王性格。
勵民總是菸不離手,每次開口前總先思索停頓個幾秒,精簡而緩慢的語句中,甚至帶點結巴。別小看這位帶著福建腔口音的“省話一哥”,就是靠著這不擅言詞作風打天下。
除了搶市場時價格可以永遠比別人便宜一、兩毛(美元),一位在深圳從事平板芯片代理的臺干觀察,瑞芯微還很懂得打造大陸供應鏈平臺來服務客戶,最近的例子是惠普、東芝決定采用瑞芯微芯片后,就在勵民的建議下在比亞迪組裝。
這也是為什么自今年以來,盡管聯(lián)發(fā)科大舉進軍平板市場,但勵民依然老神在在,因為,他對平板的生態(tài)圈子摸得比別人熟,自己一路累積的上、下游平臺關系,外人一時也難以攻進。
價格殺到無法想像
在中國,像勵民這樣的“狠角色”只會愈來愈多。“我遇到很多陸廠老板都是三十歲出頭,市場上的技術、規(guī)格,他硬抄也要有,價格殺到你無法想像,反正就是要讓市場上知道,有我這號殺手,”聯(lián)興電通總經理翁瑞榮觀察。
“這種沒有退路的心態(tài)和沖勁,臺廠就是輸在這里,”身為深圳手機產業(yè)鏈中的少數臺商,翁瑞榮語帶焦慮。
不過,站在勢頭的“紅色供應鏈”,也有挑戰(zhàn)要面對。
因為聯(lián)發(fā)科提供的參考設計,加上Android平臺,讓原來只有明基、廣達等大廠才能做的智能手機,變成連小廠都能參與的產業(yè),包括做組裝的比亞迪、觸控面板的歐菲光電、鏡頭模組的舜宇光學等,都在山寨與白牌市場的活絡,得到壯大養(yǎng)分。
這群手機大軍,現(xiàn)在也面臨本土品牌小米機,在價格與銷售模式上的破壞式創(chuàng)新沖擊。
翁瑞榮說,山寨與白牌市場的存在價值,就是因為便宜。但現(xiàn)在小米機用網路營銷,低端的“紅米機”甚至一臺只要七九九人民幣。
“我們光是生產成本就將近七百元人民幣,小米推出的價格,讓白牌業(yè)者都不用玩了,”翁瑞榮說。
當品牌大廠也開始進軍低價、低端市場,這讓原先倚賴白牌、山寨維生的陸廠也將掀起一波汰弱扶強效應?!凹t色供應鏈”實力只會更強,臺灣科技業(yè)是到了積極應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