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年,手機一卡通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中應用的重頭戲,無論是我們校園生活的一卡通應用,還是近來更為流行的手機NFC應用,都吸引了不少朋友應用的目光。從這些趨勢來看,一卡通技術即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應用。
不過,就在大家都更多的看好這項技術的時候,卻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聲音。有不少的人認為,由于一卡通在推廣上如今還是受到很多限制,因此有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并不十分看好NFC的應用,那么事實到底又如何呢?
NFC前景之路并不明朗
在上個月底中移動與一卡通公司的合作中,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一卡通與NFC應用更加明朗的方向。的確,伴隨著這種“混合便利式”應用的實現(xiàn),我們對于這兩種給我們便利性的組合賦予了更多的期待。
然而,對于NFC的應用,卻也有不少的人提出了另外的見解。
首先是便利性與安全性上的一些限制。目前辦理一張NFC手機公交一卡通,除了手機型號的限制,用戶還要完成:去指定營業(yè)廳更換SIM卡,下載手機錢包客戶端,綁定賬號等一系列任務。而且,由于賬戶之間沒有關聯(lián)業(yè)務,如果手機丟失要補辦NFC一卡通,注冊賬戶中的錢能找回,但從注冊賬戶中圈存進刷卡賬戶里的錢則找不回來了。這也是公交一卡通發(fā)行以來,雷聲大雨點小的重要原因。
此外,對于認可的機型,恐怕也是阻礙相關技術應用的又一瓶頸。目前,雖然SIM卡在換起來并非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但是對于手機的選擇,則也有著明確的要求。截止當前,北京地區(qū)的手機SIM卡可以識別的手機僅不到10款,雖然到9月底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再升十余款,但是由于蘋果等“街機”的“暫不參與”,又有多少用戶肯為這小小的便利而舍棄自己使用多年的“老機”呢?
由此可見,手機NFC未來的應用開展并不會太過順利。
融合或是NFC擴充的最佳捷徑
其實,在我們對于這次NFC與中國移動的合作,在筆者看來更似是一個兩情相悅的事情。NFC借助手機提升自己的便利程度與關注度,而手機則借助NFC再度提升自己的應用與支付功能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雖然在上面的文章中,我們曾經(jīng)為大家分析單純的與手機結合似乎并不能立竿見影的為NFC的普及帶來直接收獲,然而這種“聯(lián)姻”卻有著更多的借鑒意義。
因此,除了手機以外,NFC的應用在筆者看來可以像更多的便利設備上靠攏。除了手機的綁定以外,我們是否還可以在一些常用的鑰匙或者常用的功能遙控間融合?比如,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車輛的拍照的掃描直接支付加油的費用?或者通過與一些電子遙控器的合作,在出廠之初就已經(jīng)具備NFC支付功能?恐怕這些都將會實現(xiàn)一個又一個的“手機聯(lián)姻”的效果。
手機支付從何發(fā)展?
另外,兼容性是當前NFC應用的又一大困境。由于一些應用領域的不通,以至于NFC具有識別能力,但是卻彼此“不相識”,從而造就了有設備卻難以使用的方式,影響著NFC應用的廣泛性。所以,對于類似的應用,如果難以對不同NFC應用的兼容性進行更廣泛的突破,那么,我們是否又能夠在統(tǒng)一的組織下進行更加廣泛的合作呢?或許,這些都是幫助NFC進行大量普及的有效方式。
NFC的出現(xiàn)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改觀,它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出行的理念與習慣。因此,這樣的改變也注定了它的“轉身”是一個大工程。所以,在這種“全民轉身”的背后,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耐心與智慧來漸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