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溯:
近日,因Skype拒絕按當地法律以電信運營商身份進行注冊,法國電信管制機構ARCEP已經要求巴黎當地檢方調查當地Skype部門。
ARCEP指出,Skype多次無視監(jiān)管機構提出的要求,始終不宣稱自己是電子通信運營商(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operator)。“Skype允許用戶通過電腦和手機與法國境內及全球的固定及移動號碼通話,實際上,該服務相當于向公眾提供電話服務。”ARCEP表示,因此Skype有義務承擔開通急救電話服務、在合法條件下允許司法監(jiān)聽電話等運營商的責任。
《環(huán)球》評談:
Skype到底是不是電信運營商?相信很多電信業(yè)人士早有答案。盡管剛剛誕生9年,但Skype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眾多有著百年基業(yè)的電信運營商,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長途電話服務商。今年年初Telegeography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國際長話呼叫量迅猛增長,但其中多數是以Skype為代表的免費互聯網通話,傳統付費通話業(yè)務增長乏力。僅Skype一家去年的國際通話量增量就達510億分鐘,是全球所有運營商國際通話增量的兩倍。
近年來,以Skype為代表的OTT服務商開始在通信領域大放光彩。這種新型的服務商也引發(fā)了政策層面的熱議,即是否應該將其定位為電信運營商,進而令其承擔電信運營商應承擔的義務。就在去年年底剛剛結束的電信業(yè)最高級別大會——國際電信世界大會上,與會各方也并未就這一問題達成一致。前幾日,國內有媒體“炒冷飯”,重提韓國去年通過的一項提議,即韓國電信管制機構KCC批準移動運營商可對VoIP應用程序的使用收取額外費用,或對其進行限制,引發(fā)了后續(xù)的“辟謠”和討論,足見國內也開始高度關注這一問題。事實上,這是近幾年一直備受關注的全球性話題,盡管美國等討論多年尚未有定論,但OTT飛速強大的發(fā)展態(tài)勢使得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qū)的管制機構感到了相關管制的緊迫性,法國此次的嘗試便是其中之一,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可供借鑒的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