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ga擬IPO募資10億美元 與Facebook關系是首要風險
繼Myspace被賤價出售、谷歌推出Google+后,硅谷又有大事件。
北京時間7月2日,Facebook上最大社交游戲公司、總部位于舊金山的Zynga向美國證監(jiān)會提交了IPO申請,擬募集10億美元。
這是截至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一樁社交媒體IPO,也是硅谷自Google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起IPO交易,首次公開招股有望讓Zynga市值達到200億美金。
區(qū)別于美國新近提交上市申請的職業(yè)社交網站LinkedIn和流媒體樂音服務提供商Pandora,Zynga業(yè)績更為扎實,成立僅四年的Zynga主要通過銷售虛擬物品獲得收入,目前已實現盈利。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Zynga這類游戲開發(fā)商與Facebook等社交平臺福禍相依的關系,即所謂的“硅谷版的古巴導彈危機”。
福禍相依
與Facebook的關系是Zynga的首要風險
據Zynga招股說明書透露:2009年,Zynga營收1.21億美金,凈虧損5300萬美金;2010年,該公司營收已增至5.97億美元,凈利潤9100萬美元,增長速度讓人驚訝。除廣告收入外,銷售虛擬物品是目前Zynga的主要商業(yè)模式,如2011年第一季度,來自該業(yè)務收入占了Zynga總營收2.35億美元的94%。
盡管美國投資人對這項業(yè)務頗感陌生,但它早已被中韓的游戲公司廣泛采用。通過在游戲中使用虛擬貨幣,Zynga的游戲玩家能購買到一些異想天開的道具,從而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
不過,正如Zynga創(chuàng)始人兼CEO馬克·平卡斯在Zynga招股說明書中所言,與Facebook的關系是Zynga的首要風險。
Zynga旗下社交游戲包括“德州撲克”、“開心農場”、“虛擬都市”、“帝國與同盟”等。通常,市場領頭羊的規(guī)模至少是第二名的5倍,Zynga與Facebook上第二名游戲公司的差距卻遠超這一數字。換句話說,Facebook借助Zynga增強了很多用戶的停留時間;但另一方面,Zynga也對Facebook
高度依賴,它所有的營收和玩家均來自這一平臺,任何與其關系的惡化,都將有損Zynga業(yè)務。
招股說明書中,Zynga還提到了Facebook數次修改政策給公司業(yè)務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2010年Facebook決定讓獨立應用開發(fā)商使用統一的虛擬貨幣"Facebook Credits",每筆交易Facebook收取30%的“提成”,這一資費標準遠高于大部分合作模式中的合作伙伴,例如Paypal。
Zynga董事會成員之一威廉·戈登曾將Zynga與Facebook的緊張關系喻為“硅谷版古巴導彈危機”。與Zynga同類模式的公司在未來上市道路上可能遭致類似的質疑。
巨頭間游走
Zynga將如何處理其與Facebook、Google+這兩大競爭平臺的關系?
Zynga在這一時間點的上市申請,把Myspace、Facebook及Google+等美國社交史上的三大巨頭全牽扯了進去。
在網絡社交領域,2005年MySpace在美國的成功,同時造就了一個圍繞MySpace用戶群的經濟圈,這些靠喂食它起家的公司包括YouTube、PhotoBucket、ImageShack、Slide及與Zynga模式相近的RockYou等,這個特殊經濟圈的成功之道是:構建能搭上社會化網絡順風船的服務,也就是把他們的服務和內容喂給Myspace。
不過,與自2008年開始的中國社交開放平臺潮中,部分強勢社交平臺禁止第三方開發(fā)商開發(fā)一些熱門應用不同的是,類似“霸王條款”在當時美國社交平臺的價值鏈上卻不可想象,原因是競爭充分下產生的制衡。2009年初,RockYou創(chuàng)始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有一天,Facebook開始關起門來自己做生意或要求與第三方開發(fā)商分享收益,那么所有第三方開發(fā)商都將一窩蜂跑到MySpace上。”
然后,真實的情況是今非昔比。當Facebook在社交網絡一舉稱霸,2010年它便向廣大第三方開發(fā)商推出了交易費高達30%的"Facebook Credits"。與此同時,一年前硅谷曾有廣泛報道,Google對Zynga的投資金額超過了一億美元;而就在昨日,Google+社交網絡項目負責人表示,公司打算允許開發(fā)者創(chuàng)建第三方Google+插件。
記者查閱Zynga招股說明書,只是羅列了一些擁有股份超過5%的股東,這包括同時投資了Facebook的俄羅斯投資公司D.S.T.,但Google未在其列。而Zynga的招股書甚至將Google視為潛在競爭者,認為它可能自己開發(fā)社交游戲。
由此而來的一個有趣問題是:未來,Zynga將如何處理其與Facebook、Google+這兩大競爭平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