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8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周一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盡管美國家庭寬帶用戶在2001年至2009年間翻了7倍,但是按照收入、教育水平等社會經濟指標劃分,不同群體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寬帶使用現狀
除此之外,即使是在相同的社會經濟指標范圍內,不同種族之間的家用寬帶使用量也存在較大差距。與非洲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相比,非西班牙裔美國白人和亞裔美國人更喜歡使用高速連接上網。
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使用寬帶訪問互聯網的美國家庭比例已經從2001年的9.2%增加到2009年的63.5%,幾乎所有群體都出現了增長。
該報告由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以及經濟和統(tǒng)計管理局(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編制,數據來自于2009年10月對5.4萬戶美國家庭的調查。
這份最新報告對美國的寬帶使用量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細致的分析。并有可能幫助美國國會和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制定相關政策,確保所有美國人都能以可以承受的價格使用高速互聯網服務。
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主管勞倫斯·斯提柯靈(Lawrence Strickling)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不能依靠單一的解決方案。
本次報告的重要數據如下:
- 2009年,在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美國家庭中,有94.1%擁有寬帶;而年收入低于2.5萬美元的家庭,只有35.8%擁有寬帶。
- 至少有1人具有大學學歷的家庭中,有84.5%擁有寬帶連接;沒有一名高中畢業(yè)生的家庭中,只有28.8%擁有寬帶連接。
- 77.3%的亞裔美國人家庭和68%的非西班牙裔白人家庭擁有寬帶連接,相比而言,只有49.4%的非洲裔美國人家庭和47.9%的西班牙裔美國人家庭擁有寬帶連接。
- 65.9%的城市家庭擁有寬帶,農村家庭的這一比例僅為51%。
解決方案
縮小這種差距是FCC的首要任務,該機構已于今年3月推出了全面的全國寬帶計劃,并附帶了大量政策提案。該機構推薦了很多方案,包括開發(fā)一個聯邦項目,為貧窮和農村地區(qū)的美國人提供電話服務補貼,幫助其支付寬帶費用,并釋放更多頻段,用于無線互聯網。由于農村地區(qū)的居民較為分散,部署固網成本過高,因此無線寬帶被視為將高速互聯網引入這類地區(qū)的優(yōu)秀候選方案。
與此同時,全國電信和信息管理局以及美國農業(yè)部下屬的農村公用事業(yè)局(Rural Utilities Service)已經發(fā)放了約70億美元刺激經費,用于為支付新的寬帶網絡和項目,幫助更多美國人上網。
對于美國政策制定者而言,最關鍵的挑戰(zhàn)在于說服那些沒有上網的美國人認可寬帶的好處。
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在沒有寬帶連接的美國家庭中,有38%表示,之所以不注冊,是因為不需要;還有26%的家庭表示,價格太貴;只有4%的家庭表示,他們的居住地沒有寬帶可用。
FCC去年的一項調查也得出了許多類似的結論。該機構發(fā)現,有35%的美國人不在家里使用寬帶,其中22%的成年人根本不上網。在這35%的美國人中,有36%表示價格太貴,還有19%表示互聯網與他們的生活無關,另有22%的人缺乏FCC所謂的“數字讀寫能力”。
為了改變這種狀態(tài),美國政府出臺了多項刺激項目,包括投資2.5億美元提高公民“數字讀寫能力”并鼓勵寬帶普及,另外還投入2億美元建設公共電腦中心。
美國商務部的這項報告還有一項出人意料的發(fā)現:即使在相同的收入和教育水平內,非洲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的寬帶普及率仍然落后。數據顯示,即使處于相同的社會經濟指標范圍內,黑人的寬帶普及率仍然較白人少了10個百分點,而西班牙裔美國人更是較白人少了14個百分點。
盡管上述數據無法為這種現象提供解釋,但是美國商務部經濟事務次長麗貝卡·布蘭克(Rebecca Blank)相信,這仍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應特定族裔的互聯網使用狀況。
她說:“互聯網的使用取決于人際網絡。如果你周圍的人都不上網,你也不太可能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