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華為善后處理小組首度回應員工劉勝墜機事件,通報了公司對于此事的初步處理意見。
華為在墜機時間當天與劉勝家人取得聯(lián)系,通報進展,目前家屬在辦理相關出入境手續(xù),準備前往喀麥隆辨認遺物;華為會根據家屬的要求,協(xié)助處理索賠和遺體運返等問題。
至少可獲百萬賠償
華為每年都為員工安排體檢,并為外派海外的員工購買有商業(yè)人身意外傷害險,對于非因工情況下意外傷害導致員工罹難的,員工可獲得至少50萬元的保險賠償;對于因工情況,員工則可獲得至少100萬元。
據悉,劉勝由于是因公殉職,因此家屬可以獲得100萬元保險賠償。
另外,劉勝屬于華為較有資歷的員工,擁有公司股票,他的股票也將兌成現(xiàn)金交給其家屬。
遇難是否影響軍心
根據新浪網近9000人參與的調查顯示,76.31%的人認為墜機事件和華為開拓海外市場隱憂沒有關系,59.39%的人認為墜機不會影響華為員工選擇赴海外工作。
華為善后處理小組負責人表示:“出現(xiàn)這樣的意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愿看到的事情。我們知道有很多同事都因這起事件而痛心,然而我們必須堅強面對。”
“目前公司的員工的情緒穩(wěn)定、各項業(yè)務工作有條不紊的照常進行,而且我們只有積極努力地工作,才能進一步把今天的成績延續(xù)下去,才能對得起付出生命的員工。”他說,“同時,華為參考業(yè)界先進的員工保障經驗,將不斷地審視和優(yōu)化外派海外員工的福利和保障體系。”
建言華為恪守使命
曾服務于大型國有企業(yè)的一位通信老兵寄語:“作為非國有企業(yè)的一個經典,華為作為一個令中國人驕傲的企業(yè),作為我們這個國家復興時刻的先鋒隊,使命遠未完成。”
他說,他曾所在的企業(yè)人數和華為現(xiàn)在差不多,每年都有在廠區(qū)失足、誤操作等死于工傷的人,大約萬分之二,每一次事故都是再一次警醒大家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華為仍然是新銳,不是領袖。”他勉力道,“在人力資源的儲備上,華為還太過年輕,還不夠老謀深算;華為的成長還沒有成為國策,華為的海外事業(yè)需要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