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期在液晶顯示技術上中國企業(yè)落后于國外廠商,因此當液晶電視剛開始普及時國內廠商在技術上受制于人,吃到了不少苦頭,這樣也促進很多中國的企業(yè)通過與國外先進的公司進行合作,通過購買、引進等方式掌握液晶面板制造技術。在技術不斷改進下,國內生產制造液晶面板在品質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
現在,在政府和銀行雄厚資金的支持下,中國LCD廠商積極建造八代線液晶面板廠,相對而言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制造46英寸、52英寸等主流大尺寸液晶面板上更加經濟,同時也是各大液晶電視廠商所主推的規(guī)格,這類產品在中國市場也擁有不錯的銷量,其在體積以及視覺感官之間達到了一個平衡。據Displaysearch分析,到2015年中國將會有八座八代液晶面板廠建成并投入生產,包括京東方、中電熊貓、華星光電,以及韓系廠商三星Display以及LGDisplay等等。
相對而言,由于在國內生產的總體成本更低,因此即使是像三星、LG、夏普等國外廠商也更加愿意以投資建廠或者是與本地企業(yè)合作的方式在中國建立液晶面板生產線,這樣中國就有大規(guī)模生產主流大尺寸液晶面板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產品的成本與其制造工藝、原料價格、人工成本以及量產的規(guī)模與數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制造工藝進一步成熟、產量規(guī)模不斷提升之后,液晶面板的價格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這樣對于電視廠商而言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有利于這些廠商對價格的控制,也就是說對于46英寸到70英寸之間的主流大尺寸液晶電視而言還有繼續(xù)降價的空間。
中韓企業(yè)為八代線主力軍
從目前全球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分布情況來看,韓國是最大的液晶面板八代產能地區(qū),韓系兩家巨頭三星Display以及LGDisplay具備的八代線擁有非常大的產能,并且產品也非常多樣化,可以應對從46英寸到70英寸不同規(guī)格的產品。
不過中國的第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規(guī)模上開始逐漸趕上韓國,在上文中我們已經介紹過國內已經開始建造或已經完工的八代線面板廠數量已經非??捎^,只是目前還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每個工廠的產能相對韓系企業(yè)而言要更低,由于一個八代液晶面板廠從建造到平穩(wěn)運行量產至少需要20個月,因此如果中國八代線產能要超過韓國,至少需要等待到2015年之后。
46到60英寸之間的大尺寸液晶電視更容易被國內消費者接受
據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地區(qū)八代線玻璃基板投片產能將從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25萬片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67萬片。這意味著兩年內,中國八代產能提高幅度將超過260%。而與此同時日本液晶面板廠夏普以及JapanDisplay未來的重點轉變成Oxide(金屬氧化物)工廠以進行高分辨率的移動裝置用面板生產,韓系液晶面板廠從a-Si轉為Oxide,后續(xù)將再轉為AMOLED,我國臺灣省企業(yè)也暫時沒有增加八代線工廠的計劃,因此未來中國將成為八代線產能最大的生產地。
OLED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但其同樣可以在目前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中制造
當然國內這些八代線液晶面板廠不僅僅只制造電視LCD面板而已,他們也開始引入最新的液晶和OLED制造技術,如京東方在重慶B8廠以及合肥B5工廠計劃將新增Oxide和AMOLED設備,并生產手持設備面板;位于南京的中電熊貓與夏普合資,將IGZO技術運用于八代產品,生產高分辨率的手持設備面板。從這些可以看到國內的液晶面板廠不在只是“跟風”,在技術上已經與國際先進的廠商基本保持同步,可以更有效的控制高端機型的成本,滿足這類產品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