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圖: 招募員工時,人員集合的情景BigPic:600x400 |
著手成立臺灣的R&D中心
郭臺銘至今仍是相信夏普的。在6月的股東大會上,可以看得出他仍抱持著這樣的自信。?我們和夏普之間,的確可以完美互補。夏普在液晶面板方面的技術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請各位給我們兩年時間,結合兩家公司的優(yōu)勢,一定可以在電視領域方面,打敗北方的狼(指的是韓國三星電子公司)。?
對臺灣企業(yè)的認識與了解,我覺得自己似乎在臺灣讀者面前班門弄斧了。以臺灣企業(yè)而言,?預定的事情,仍是未定?,這樣的情況不少。對快速的追求,富士康永遠不嫌少。
另一方面,富士康善于跟眾多其他企業(yè)攜手合作,夏普則在這一點跟富士康很不同,夏普至今唯一的合作對象,就只有富士康。自從公布雙方合作以來,到九月時間已經過半年,夏普有必要向富士康提出自己能達到什么貢獻。
如果要提出明確的成果,最明顯有力的選擇就是:跟富士康共同合作,在臺灣設立大型的R&D兼采構中心。在我的采訪過程當中,完全沒有聽到來自富士康或夏普,有這樣想法或發(fā)言。但是,從美商HP的實際成績看來,我會這樣說并不是沒有根據的。
HP公司在臺灣,不管是在電腦或伺服器等的開發(fā)或采購都非常活躍。該公司在臺北南港區(qū)營運的?惠普產品發(fā)展中心(PDC, Product Design Center)?,實際的工作人員約有1000名。
PDC當初會成立的背景,是考慮到雇用一個美國人的薪水,在臺灣可以雇用2~3名優(yōu)秀人才。而能雇用來自各方ODM企業(yè)出身的臺灣人,好處就是對于零件供應商的零件成本有相當的了解,因此在采購的成本經營上可以得到很多有力的訊息。
與富士康采取在資本上合作的夏普,要成立這樣的開發(fā)采購中心,可能性是很高的。和富士康方面派出的臺灣員工一起合作,夏普也派出相對應的技術人員或研究人員,雙方各自負擔各自派出的人員經費,實行起來并不難。
在日本有一句話說:?重要的連接零件是孩子?。意思是說,關系不好的夫婦,為了孩子,仍會拼命努力維持一個良好的家庭。如果夏普愿意在臺灣成立R&D兼采構中心,在中心內工作的重要員工,必定是兩家公司的工程師,來自雙方的工程師們,就是維系兩家公司關系的重要連接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