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著名電子生廠商LG被媒體曝光問題頗多,首先是借奧運宣傳被阻,其次是剽竊三星的OLED技術;還有最近的液晶電視“質量門”。如果從這幾個事件當中挑取某一個來分析,就會覺得比較突兀。
筆者也在想LG作為全球電子領域的頂級企業(yè)怎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能夠贊助奧運的企業(yè)全球屈指可數,同時主辦國借助奧運會把許多名額留給本國企業(yè)。那么同為電子設備生產商的三星緣于多年積累的人氣又一次入圍贊助商名單,這是視三星為對手的LG感到異常的壓力。
對于OLED技術剽竊筆者覺得原因可能不在LG,LG在OLED面板技術上與三星同時起步。記得今年1月份兩家企業(yè)同時推出55英寸OLED電視顯然是在相互較勁,彼此都不愿落后于對手。而實力雄厚的三星在收購了柯達的OLED專利后更想對OLED技術形成實質的壟斷。那么此時三星的員工跳槽LG使得三星公司大為光火,以泄露技術為名狀告LG。LG有沒有剽竊的行為筆者不敢擅自論斷,然而鑒于OLED在業(yè)內如此受寵,事件的發(fā)生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兩家企業(yè)的技術實力相當接近,最近LG漢城國立大學建立OLED研發(fā)中心希望能夠突破OLED目前的技術瓶頸;只是因為技術還不成熟致使成本居高不下,同時研發(fā)的成品很難達到市場要求也使得OLED面板難以大規(guī)模生產;由于國內外企業(yè)對OLED顯示的追捧,導致了生產線過剩,未來市場如何還很難斷定。
最近被熱炒的還有LG液晶電視不合格。據了解,工商部門重點檢測了正常工作條件下的防觸電危險、絕緣要求、機械強度、像素缺陷、可視角、清晰度等19項指標,LG品牌的這款液晶電視垂直可視角指標和SDTV水平清晰度兩項指標不合格。
12對于行業(yè)內的檢驗標準各國都有所不同,因此很難說那一項標準是最合理的。就筆者來看目前中韓之間沒有出現國家層面的關系問題,質監(jiān)部門也不會特意出臺一項標準來“關照”LG,究其原因是LG在技術方面的漏洞和短板導致了抽檢的不合格。還有一種可能是LG內部沒有及時掌握中國的質檢標準,疏忽導致了LG在中國市場的陷落。
筆者以為這一些列事件或多或少都暴露了LG在追趕三星過程中的一些痼疾。LG產品的外觀不輸于蘋果和三星,而在技術上也有獨到之處,唯一的缺陷就是體驗不及兩個對手,最近LG手機銷量下滑也反映了這種狀況。
整體而言,LG的實力還不能和國際一線巨頭比肩,這其中的因素包括資金不夠雄厚,也有決策層對市場前景判斷的失誤;究其根源是公司的領導層對研發(fā)方向的判斷失誤;有分析師認為LG緊跟技術變革的腳步太慢,落后時代潮流。對于一個大企業(yè)來說,方向判斷的失誤會斷送了整個公司的前程;就如同柯達一樣。在方向錯誤之后對其進行修正會面臨很大的困難,那么LG恰好處在改變方向這樣一個轉型過程中,在轉型中暴露了LG在生產中的問題。從這一點看出LG落后于三星不止幾十步而是上百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