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GMIC期間,科大訊飛的人臉識別設備亮相VIP宴會廳。據稱在測試環(huán)境下,其識別準確率趕超F(xiàn)acebook。訊飛高級副總裁、訊飛研究院院長胡郁接受專訪時表示,訊飛超腦和教育超腦是兩大核心,教育超腦正努力實現(xiàn)機器人自動高考改卷,個性化推薦等功能。
而兩個多月前,被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像“大白”的人形機器人“Pepper”開始發(fā)售。這款智能陪護型機器人是由日本軟銀集團和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共同開發(fā),能識別真人的語音和面部表情,并且可以進行對話交流。
同樣定位為家庭智能陪護型機器人的“小魚在家”也于一月份上了京東眾籌。它的自我定位不僅僅是一款視頻通訊工具或語音助手,而是以陪伴需求為切入點,以音視頻為技術基礎一系列的還原在身邊感覺的體驗。
除此之外,國內知名企業(yè)新松機器人、科沃斯集團等也都開始致力于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fā)、制造和銷售。
那么服務型機器人能否引來爆發(fā)式增長?市場想象空間又有多大呢?騰訊科技調查顯示,這一市場需求巨大,但距離技術成熟仍需要漫長時間。
人工智能等技術助推服務型機器人更上一層樓
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常務副院長余凱此前接受專訪時表示,他理解的人工智能是機器人實現(xiàn)從感知、理解、到決策的一個過程。
比如智能機器人Pepper能通過內置的感應器感知人的面部表情和語音語調,理解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然后不斷加深理解人的行為,并作出相應的決策。
同時,當大數(shù)據遇上云計算技術,服務型機器人能獲得海量數(shù)據和信息,更智能地工作。比如極飛科技上個月剛推出的智能農業(yè)植保無人機產品能更好服務農業(yè)。
極飛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彭斌告訴騰訊科技,客戶需求的是一整套服務。其無人機調度管理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調度功能,不僅可以根據標準化的工作流程調配人員和物資,對無人機的使用情況進行智能管理,還可以遠程監(jiān)控無人機的運行狀況,根據農飛氣象站反饋的信息智能匹配作業(yè)條件。
生物材料技術的發(fā)展有助于拉近服務型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去年在日本東京設計師周上,A-Lab公司研制的高仿生少女機器人“Asuna”,擁有高度逼真的人體肌膚,增強了大家的購買欲望。
日本知名機器人設計師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在GMIC演講時,演示了“雙子替身F 號”擬人化機器人,其外觀酷似真人,采用類膚質橡膠制成,可以模擬人類的面部表情,表現(xiàn)出喜悅和憂傷等情感。
石黑浩表示,自己現(xiàn)在應邀參加海外演講,有時候會直接派Geminoid過去演講,自己可以呆在實驗室通過遠程操控來完成演講。
石黑浩向騰訊科技透露,目前的人形機器人通過遠程操控讓其具備情感,但要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智能化還需要時間。但他認為中國機器人市場是塊大蛋糕,相比美國和日本,有更大的增長潛力。
市場需求存在,但商業(yè)化進程緩慢
軟銀集團與法國機器人公司聯(lián)合推出的智能機器人Pepper可能是大家都希望擁有的一個小伙伴,但售價過高,人民幣一萬多,所以想進入普通家庭還有一段路,目前只是富人的奢侈品。
由本田汽車公司研發(fā)數(shù)年的機器人阿西莫(Asimo),期望成為護理型機器人,但也因高昂成本等原因遲遲未投放市場。
目前市面上市場化比較成功的服務型機器人是iRobot公司生產的Roomba,一款美國的自動吸塵機器人。Roomba可以自主動作,無需人為操作,即可自主自動地清掃房間??偛煤?middot;格德納曾坦言,他們能生產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顧客想買什么。他們首先會考慮消費者。
深圳知名創(chuàng)業(yè)孵化器HAX合伙人Benjamin Joffe是機器人領域資深投資人,他告訴騰訊科技,服務型機器人市場需求是真實存在的,但要在這個領域創(chuàng)業(yè),至少需要滿足下面兩個條件中的一個。一是創(chuàng)業(yè)者做的機器人產品比現(xiàn)有市面上的優(yōu)秀十倍;二是機器人產品比現(xiàn)有市面上的產品便宜十倍。
“在中國做硬件,做機器人很容易被人模仿,而過多人投入產生的競爭會將毛利率降下來,我覺得關鍵是要有產品或技術的獨創(chuàng)之處,有個戰(zhàn)略性的考量,但中國有不少優(yōu)秀工程師花時間在me-too products,這個觀念可能有待改變。”Benjamin說道。
小魚兒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宋晨楓表示,目前服務型機器人遠遠沒有達到爆發(fā)時代,機器人到今天更多的是大家對未來的一個憧憬。真正能夠做出所有人在科幻片里看到的那種機器人,或“大白”那樣的機器人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機器人一定要圍繞用戶需求一點點的演化。當我們通過大數(shù)據,當我們通過把一件事情做深,一個人群的需求做深,慢慢的會讓它變得越來越通人性,慢慢讓大家感受到有一個情感。”宋晨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