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劍/漫畫
受城市生活成本增加、中西部經濟迅速發(fā)展、勞動力供需矛盾失衡等影響,春節(jié)后一線及沿海城市“用工荒”現象凸顯,月嫂、小時工、菜市場商戶、餐館服務員等出現短缺,由此引發(fā)相關行業(yè)人力成本上漲壓力加大。專家表示,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初顯,未來勞動力短缺成必然趨勢,以低價勞動力為優(yōu)勢的發(fā)展模式面臨調整。
節(jié)后“用工荒”來勢兇猛
菜市場:小工難招 蔬菜價格上漲
天通苑利康虹橋菜市場里,原本熙攘的八排菜道,僅一排菜道鋪滿了菜攤兒,其他菜道只有兩頭稀稀拉拉地散落著幾個攤位,而春節(jié)前這里都擺滿了攤位。蔬菜價格也明顯上漲,節(jié)前1元/捆的蒿子稈賣到3元/捆;3.5元/斤的西紅柿也漲到4元/斤,扁豆也從3.5元/斤飆升至4.5元/斤……
租種利康虹橋菜市場東北角蔬菜大棚的熊師傅介紹,平時以蔬菜批發(fā)生意為主,大部分時間在大棚里忙碌,產出的蔬菜一方面供應超市和周邊的餐館、酒店,同時也為利康虹橋菜市場的商販提供小單批發(fā),根本沒時間自己練攤。但春節(jié)后,前來批發(fā)蔬菜的商販數量明顯少了,為了避免損耗,熊師傅不得不在市場上擺攤。并且,施肥、澆水、摘取、運送都缺人,生意都受到了影響。
同樣租種該市場東南角蔬菜大棚的尤師傅告訴記者,節(jié)前蔬菜大棚的雇工每整理一箱蔬菜工費是5元,但春節(jié)后小工非常難請,即便請到了小工,同樣的工費每天的工作量也會打折扣,同時還要承擔大棚租金等費用?!俺杀旧蠞q的壓力也增大了”,尤師傅坦言。
經常去順義大棚基地批發(fā)蔬菜的牛師傅也發(fā)現,春節(jié)后蔬菜的進貨價明顯提高了,零售價也不得不提高?!昂芏嗳诉^了正月十五才會回來,每年都是這種情況?!庇葞煾狄呀浽诶岛鐦蚴袌鼋洑v了近十個春節(jié)后階段性工荒現象,他相信這種狀況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認為今年來京務工的人會比往年少很多?!肮?jié)前許多商戶就明確表示,今年回家鄉(xiāng)過年后不打算再回來了,家鄉(xiāng)發(fā)展很快,雖然沒有在北京掙得多,但開銷少,每月總有不錯的盈余,而且很多人所在家鄉(xiāng)的企業(yè)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吸納勞動力留守家鄉(xiāng)?!?br /> 餐館:推遲營業(yè) 服務滯后
“漲工資,肯定漲!”昨日,當記者詢問朝陽區(qū)靜安莊地區(qū)一家陜西風味面館老板吳先生時,這位西安老板告訴記者,由于春節(jié)后返京人群尚未全部“歸隊”,飯館服務員從此前的8人銳減至5人,只能期待靠開出增加薪酬的條件吸引幾位有經驗的服務員。
記者走訪發(fā)現,在一些餐館較為密集的地區(qū),至少兩成小型餐館尚未開始營業(yè),其中尤以成都小吃居多。“還沒開門,今天又吃不上蓋飯了?!弊蛉?,家住西壩河西里的居民劉女士面對樓下一家川渝小吃玻璃門上貼著的“推遲營業(yè)”通知無奈地搖了搖頭,“因為價格便宜味道好,一家人經常到這家店吃飯”。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不少已經重新營業(yè)的飯館也在門口張貼了“高薪招服務員”、“待遇從優(yōu)”等招工條件,一些尚未開業(yè)的餐館也貼出漲薪招聘服務員和廚師的通知。
不僅是小飯館,節(jié)后“用工荒”也波及到麥當勞等大型餐飲企業(yè)。“昨晚6點給麥當勞打電話送餐,卻被告知速遞員人手太少,需要夜里10點才能送到,只好取消了訂餐?!北本┦忻駰钆空f。
家政:月嫂不返城 護理價格漲
“春節(jié)后預約月嫂幾乎約不上,價格漲得也太高?!奔易〕枀^(qū)的王女士抱怨。
王女士的遭遇其實是家政市場“用工荒”的一個縮影,不少用人單位反映,年前年后月嫂和小時工的市場非常走俏,鐘點工、月嫂的人手緊張,一些用人單位也為此發(fā)愁。
北京月嫂愛心母嬰護理中心也在為人員短缺發(fā)愁?!敖刂沟浆F在,3月份月嫂名額已全部訂滿,要想再預約3月份的月嫂,只能憑運氣,看元宵節(jié)后是否會有月嫂返城。”在該護理中心,工作人員對一位預約客戶這樣解釋。
對于人手緊缺的原因,該護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農村生活越來越富裕,打工者選擇留在當地中小城市生活更加輕松;另一方面,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生活壓力也在增加,導致打工者不愿留在大城市。
來自山東的月嫂賀女士證實,去年她和同伴一起來北京做月嫂,春節(jié)回家后,因為過高的生活成本,同伴決定留在老家。賀女士告訴記者,很多月嫂不愿回到大城市生活,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她留在北京的決心,“干這行的人越來越少,少數留下的人待遇肯定會比過去好”。
人手緊缺帶來的用工成本最終體現在消費者身上。以北京月嫂愛心母嬰護理中心的價格為例,目前,該護理中心月嫂護理價格最低的為3500元左右,最高的在6900元左右,而在去年10月份,該護理中心護理價最高的為4900元,短短幾個月,月嫂護理價格最高上升了2000元。
北京紅人家政的月嫂價格也出現了上漲。據該家政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現有的20多名月嫂中,價格最高的在5500元左右,相比去年整體市場價格提高了400-500元。
企業(yè):暫時選擇漲薪應對
在朝陽區(qū)經營一家云南菜飯館的宋女士向記者透露,店內服務員原來的待遇是包吃包住1400元/月外加提成,平均每人月入2000-3000元,這個薪酬不算低,可是店里原來的兩位服務員決定不再回北京工作,更讓她沒想到的是,由于節(jié)后返京人群減少,用過去的酬勞已經招不到條件合適的服務員了,就連店內現有的10名服務員也希望漲工資。不得已,她打算開出1800元/月外加提成的招工待遇。
“現在是人少崗位多,不漲工資就招不到人?!彼闻空f,雖然人力方面的支出將比去年有所增加,但由于餐飲業(yè)競爭激烈,目前還沒有菜品漲價的計劃。
為破解用工困局,北京月嫂愛心母嬰護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要想留住技術熟練的月嫂,我們只能給她們漲工資?!币环矫嬉驗楦鞣N原因月嫂不愿進城工作,另一方面人手緊缺導致各家護理中心競相抬價招人,這就抬高了整個行業(yè)的用工成本,客戶的使用成本也增加了。“市場價格水漲船高,我們不給員工漲工資,肯定留不住人?!?br /> “現在招聘員工開出的條件比去年好很多,但還是很難招到人?!弊蛉眨本┮患抑kU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該企業(yè)在春節(jié)前就出現員工階段性流失,離職率在15%左右,所幸早已預料到,因此在今年初就開始全面提薪,平均每人底薪上調300元,漲幅約25%,為的就是留住員工,這在以前從未發(fā)生過。但即便這樣,仍未能阻止公司人員流失。為此,李女士春節(jié)后一上班便開始采取“內部推薦外部招聘”的方式補充人力,也只收到100多份簡歷,與往年動輒上千份的應聘情況相差甚遠,更無法填補人員流失導致的缺口。[!--empirenews.page--]
專家觀點
供需矛盾致人手緊缺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車偉分析,今年“用工荒”甚于往年,一方面因為人口結構所致,另一方面經濟發(fā)展帶來的需求也引起“用工荒”?!澳壳?,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明顯,進入工作年齡的人員逐漸減少,勞動力短缺成必然趨勢。此外,經濟發(fā)展尤其中西部經濟迅速發(fā)展讓勞動力需求增加,供給減少,是‘用工荒’出現的根本原因,這一矛盾短期難解決。”
制度方面的問題同樣導致“用工荒”。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彭劍鋒表示,當前戶籍制度令大部分農民工難有歸屬感。此外,不能享受正常的退休制度、無完善的社會保障也導致務工人員流動性較大,進而在節(jié)前、節(jié)后等時間點出現人員短缺。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也讓一些人員選擇離開大城市。
張車偉認為,短期解決用工矛盾還需用人單位協(xié)調配合。勞動力市場需做好管理工作,讓用人單位和勞動力需求方順利接洽工作,提高用工效率。除此之外,“用工荒”背后也存在工作理念問題,有一些大學畢業(yè)生不愿從事技術工種,造成技術人才欠缺。
彭劍鋒則指出,應通過提高工作人員待遇、完善務工人員福利保障制度等措施深入吸引更多技術性人才進城就業(yè)。
“用工荒”倒逼企業(yè)轉型
雖然當前階段性用工矛盾突出,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無需對“用工荒”過度擔憂。張車偉表示,隨著經濟發(fā)展,勞動力成本增加,工作人員工資上漲是總趨勢,這是社會發(fā)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與此同時,用工緊張也充分表明中國產業(yè)正在轉型,人手緊缺將倒逼企業(yè)轉型,還能推動行政等體制的大變革。在他看來,由于用人成本上升,一些靠低成本運營的企業(yè)將不得不考慮運營方式的轉型,不然將被淘汰。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短期來看,人員緊缺可能只出現在某一領域或行業(yè),一些企業(yè)人員流動性大也造成了“用工荒”,但經歷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后,企業(yè)必然要自我轉換發(fā)展模式,最終實現良性運轉。
相關專家指出,從應屆大學生求職簡歷不斷石沉大海,到各大招聘市場搶招熟練工人的景象中看出,如今的用工市場并不缺乏高學歷者,缺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反映出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不夠,今年的“用工荒”是技術工人短缺的集中表現,加強職業(yè)技能教育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之一。
用工成本上漲帶來通脹隱憂
“一個現實問題是,用工成本增加會間接推高各方面成本,進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推高通脹水平?!卑凑諒堒噦サ睦斫猓坝霉せ摹彪m然板子打在企業(yè)身上,但其會推高生產運營成本,該部分成本將最終體現在消費者身上,推高通脹水平。
事實上,我國勞動力成本一直偏低,“用工荒”會推高通脹水平為很多業(yè)界人士所擔憂。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室主任劉霞輝分析表示:“長期來看,勞動力成本增加必然會對通脹水平帶來影響。”
不過,劉霞輝同時指出,“雖然現在判斷勞動力成本上漲會帶來通脹隱憂,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勞動力價格都相對低廉,工人工資上漲只是對勞動力勞動成果的反饋,針對這部分成本,企業(yè)將進行內部消化,所以不必把勞動力成本升高看成推高通脹的隱患。”
張車偉也認為,如果處理得當,讓勞動人員工資漲幅快于通脹水平,“用工荒”對通脹帶來的隱患將不存在,勞動力價格也可得到適當提高。
商報記者 李子君 丁開艷 王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