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概念引申自物聯網,根據行業(yè)背景不同,對車聯網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傳統的車聯網定義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tài)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有效的監(jiān)管和提供綜合服務的系統。隨著車聯網技術與產業(yè)的發(fā)展,上述定義已經不能涵蓋車聯網的全部內容。現在的車聯網指的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與外界事物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
根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信息的采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tài)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車聯網成熟時,人、車、路、網可以無縫連接、交互,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實時性、可服務性與網絡泛在性,確保了人的安全、路的順暢,無縫的監(jiān)控等。這時行車記錄儀,就是滄海一粟,石沉大海,很沒必要了。
AI的逐漸成熟,就有了無人駕駛,結合車聯網,就是智能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斯拉的無人駕駛,令AI更深入駕駛人心中。令用戶對AI有一種敬仰與敬畏。此時AI的無人駕駛不單單對從事司機服務行業(yè)人員的沖擊,其也對汽車后市場也是一種攪局。其中AI像似令行車記錄儀失去了記錄的意義。
然而,2016年5月7日,一輛開啟了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中部的一段高速公路上與一輛拖拉機拖車相撞,導致車內駕駛員在車禍中不幸身亡。這表明AI植于自動駕駛還沒成熟的。
所以在車聯網、AI還沒成熟,行車記錄儀還很有必要!因為行車記錄儀具有:黑匣子、防“碰瓷”、保險快速理賠、定格沿途美景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