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積木盒子日前推出公司新戰(zhàn)略,正式宣布進軍智能綜合理財平臺。發(fā)布會現(xiàn)場,積木盒子財富管理部負責人鄭毓棟還演示了正在開發(fā)中的智能投顧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有望在2016年3月正式上線。
“智能投顧”又稱“機器人理財”,是虛擬機器人基于客戶自身的理財需求,通過算法和產品來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用戶無需掌握太多市場和金融產品知識就可以使用該服務。
虛擬機器人正為金融領域創(chuàng)新帶來一場革命,掀起進軍智能投顧的熱潮。繼機器人在生產車間、餐廳上菜、家庭保姆、新聞寫稿等方面開始替代人工之后,未來理財師的地位也可能受到沖擊。
花旗集團今年發(fā)布的報告指出,在未來十年時間里,智能投顧總資產將會呈現(xiàn)出指數級增長的勢頭,總額將達到5萬億美元。
用戶可以通過調整指針來調整兩個投資項間的資金分配比例,來調整風險的高低。比如,用戶選擇網站上的兩個投資項,其中一個是股票組合,另一個是“超安全”債券組合。用戶進行調整之后,系統(tǒng)會幫你計算出收益率情況,也會告訴你是否超過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機器人理財最早興起于美國,后逐步被主流市場所認可。早年美國的嘉信理財就是抓住這一關鍵趨勢,降低投資理財門檻,將自己打造成了美國個人金融服務第一品牌。此外,該領域目前還誕生了Betterment、Wealthfront等互聯(lián)網獨角獸企業(yè)。
在國內,此前已有多家平臺推出類似服務,包括錢景私人理財、藍海財富、彌財、好投顧、聚愛財Plus等。而記賬理財平臺挖財網此前也已進入這一領域,挖財網平臺今年全年累積交易額達數百億。與此同時,積木盒子平臺累積交易額也已超過百億。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知名平臺開始相繼進入這一領域,機器人理財已經迎來真正的大玩家,該業(yè)務明年有望在國內得以爆發(fā)。
相對于其他較小平臺,大平臺的優(yōu)勢在于產品種類更加多元化,同時,對用戶習慣和用戶偏好有更好的把握。
做資產配置,必須要在多種產品和多個市場上去配置,否則就無法規(guī)避風險。目前市場上的股票、基金、信托、銀行理財等各類產品數量龐大,但小平臺能夠覆蓋的基金產品畢竟有限,往往只有幾百種甚至低至幾十種產品。而大平臺則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出涵蓋上千種產品的機器人理財服務。
只有將足夠豐富的理財產品納入模型,才能更好計算和匹配用戶的風險,否則,即使用戶數據再全,產品的不足同樣會使得機器人理財很難發(fā)揮應有的功效。
理財師將面臨失業(yè)?
Wealthfront CEO納什指出,相比人工,機器人理財更有優(yōu)勢,用戶不會成為市場波動的犧牲品,因為他們不用做決定,“機器人”會替他們做決定,這極大降低了人工干預程度。
“人類不擅長預測市場的波動。當然,計算機也不擅長此道,但是它們不會情緒化,它們會堅守自己的本分。”
相較于傳統(tǒng)理財師,機器人理財也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以往享受到資產配置服務都是高凈值人群,100萬美元以上是基本門檻。傳統(tǒng)理財師“嫌貧愛富”,使得全球大多數人都無法享受到資產配置服務。
機器人理財的優(yōu)勢在于,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多,機器人理財的成本會趨近于零,而對于理財師而言,客戶的增多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
機器人理財不需要實體經營場所,可以擯棄大量線下理財師團隊。盡管目前機器人理財還難以撼動理財師的地位,但機器人理財的潮流已不可阻擋。花旗集團稱,隨著機器人的出現(xiàn),理財師的咨詢費用有下行壓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機器人理財與理財師將會共存。而長遠看,隨著機器人理財的不斷進步,理財師或將面臨地位不保的局面,“理財師”這一職業(yè)也可能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