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4日上午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持續(xù)數(shù)年的臺積電起訴中芯國際竊取商業(yè)機密案再出重要進展,美國一家法院周二作出了對臺積電有利的判決。
美國阿拉米達郡(Alameda County)高等法院的陪審團尚未裁定中芯國際向臺積電的賠償金額,但外界認為數(shù)額巨大。臺積電代理律師表示,公司并未提出具體索賠額,但透露專家證人確定的賠償范圍在10億美元。
總部位于臺灣的臺積電是著名的半導體代工廠商,總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國際的資歷則相對較淺。
兩家公司的沖突始于2003年末,當時臺積電起訴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并竊取在硅片上組裝芯片的機密技術信息。中芯國際否認這一指控,但雙方于2005年1月達成和解協(xié)議,中芯國際向臺積電支付1.75億美元的賠償,其中包括相關專利的授權費。
今年晚些時候,臺積電起訴中芯國際違反協(xié)議條款。作為臺積電的代理律師,美國律師事務所Keker & Van Nest LLP的律師杰弗里·查寧(Jeffrey Chanin)表示,本案涉及65項商業(yè)機密的,這是他所遇到的規(guī)模最大的商業(yè)間諜案件。
經過9周的審判后,法院裁定中芯國際不當“獲取、使用并泄露”了臺積電的商業(yè)機密,并且違反了2005年簽訂的和解協(xié)議。
負責為中芯國際辯護的美國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大衛(wèi)·斯圖爾(David Steuer)則認為,本案所涉及的問題信息并不構成商業(yè)機密,并且已經通過技術文獻廣泛傳播。
中芯國際也對臺積電提起反訴,包括指控臺積電竊取中芯國際的商業(yè)機密。斯圖爾稱,一些問題仍在審判之中。他說:“很明顯(此次判決)對于他們(臺積電)而言很有利。”但他也表示,事情仍未結束,因為中芯國際的反訴尚未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