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因為用戶隱私泄露問題,谷歌禁止了小米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訪問其AI控制集成中樞Nest Hub和谷歌AI語音助手Assistant。事情起源于小米的一臺攝像頭,今年初,Raddit論壇的一位網友Dio-V發(fā)帖曝光稱,他自己剛買的小米米家1080P Smart IP攝像頭在集成到了Nest Hub之后,卻意外看到了他人家庭中的景象,包括一個睡在椅子上的男人,還有一名在嬰兒床上睡覺的嬰兒等場景。Dio-V稱,Nest Hub和攝像頭都是從AliExpress新購買的,攝像頭正在運行固件版本為3.5.1_00.66。
為此,觀察者網聯(lián)絡了小米方面,截至發(fā)稿為止,尚未獲得回應。在事件發(fā)酵之后,The Verge聯(lián)系了Dio-V,對方表示目前定居在荷蘭,現(xiàn)在谷歌已經主動聯(lián)系了自己希望了解情況,但小米方面并沒有新的消息。對于小米攝像頭隱私泄露一事,谷歌表示:“我們已經了解到此事,并且聯(lián)絡了小米試圖解決問題,同時,我們已經禁止小米集成谷歌的設備。”去年10月,谷歌開放了Nest Hub和第三方硬件的接口,但是提出了很嚴格的要求,至今只有約20多家企業(yè)的設備可以集成到Nest Hub上,小米便是其中之一。另外一方面,對于市面上很多大公司來說,基于IP的智能攝像頭在網絡安全方面一直是一個問題。
去年12月31日,國外智能家居攝像頭制造商Wyze承認,因為員工誤操作刪除了其數據庫安全協(xié)議,導致Wyze 公司240萬用戶的數據被泄露。根據發(fā)現(xiàn)Wyze漏洞的安全咨詢公司根據Twelve Security的報告,Wyze泄露的數據包括用戶的電子郵件,相機昵稱,Wi- Fi名稱,體重和性別等健康數據,以及用戶的Wyze設備上的信息。
肖中華稱,個人的行蹤軌跡屬于個人信息的核心內容。一旦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50條以上,就觸犯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而截取家庭攝像頭中的性行為進行展示的,制作、傳播到一定數量,就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如果傳播者因此牟利,并達到一定數量,將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而在Wyze曝光數據泄露的10天前,國外另一家智能攝像頭制造商Ring也被發(fā)現(xiàn),有超過3000名用戶的攝像頭信息及登錄憑證被泄露。值得關注的是,Ring在2018年被亞馬遜收購,目前是亞馬遜旗下的子公司。與此同時,國內也發(fā)生了大量攝像頭侵犯消費者隱私的事件。央視曾經報道過,入侵控制攝像頭的團伙已經形成了產業(yè)化作案。黑產直接出售成熟軟件,只需要輸入賣家提供的ip地址、登錄名和密碼,便可黑入一臺攝像頭,監(jiān)控受害人家中的一舉一動。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肖中華說:運用非法的技術侵入到他人的家庭生活場景,一般性的生活場景,在民法上侵犯他人的隱私權。這也會涉嫌刑事責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