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自己的UC/OS—II操作系統(tǒng)
一. 服務功能的配置:
根據程序中的實際情況,保留自己要用的系統(tǒng)服務功能,刪除自己不需要的服務功能。進行合理配置后,是我們自己系統(tǒng)的目標代碼比較緊湊,從而降低了對程序代碼存儲空間的要求。如果代碼存儲空間足夠大的話,那就將全部系統(tǒng)服務功能全部配置為1。不需要考慮功能裁剪。
2 任務管理功能的裁剪
1. OS_Task_CREATE_EN
l 作用:設定控制用戶程序是否使用OSTaskCreate()函數。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應將其設置為1;否則設置為0以節(jié)省內存。
注:
1.在UC/OS中建議使用函數OSTaskCreateExt()來建立任務。
2.在配置時OS_TASK_CREATE_EN()和OS_TASK_CREATE_EXT_EN()至少有一個要為1。
2. OS_TASK_CREATE_EXT_EN
l 作用:設置程序中是否使用OSTaskCreateExt().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將其設置為1.否則將其設置為0,以節(jié)省內存。
注:若程序中如果要使用堆棧檢查函數OSTaskStkChk(),則必須使用函數OSTaskCreateExt()建立任務。
3. OS_TASK_DEL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刪除任務函數OSTaskDel()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以節(jié)省內存。
4. OS_TASK_SUSPEND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使用任務掛起和喚醒函數OSTaskSupend()和OSTaskResume().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以節(jié)省內存。
5. OS_TASK_STAT_EN
l 作用:設置系統(tǒng)是否使用UC/OS中的統(tǒng)計任務OSTaskStat()及其初始化函數。
l 說明:設為1,則使用統(tǒng)計任務。統(tǒng)計任務每秒運行一次,計算當前系統(tǒng)CPU使用頻率并把結果保存在8位全局變量OSCPUUsage中。每次運行,OSTaskStat()都將調用函數OSTaskStatHook(),用戶自定義的統(tǒng)計功能可以放在這個函數中。若設為0時,UC/OS在系統(tǒng)初始化時,全局變量OSCPUUsage,OSIdleCtrMax,OSIdleCtrRun和OSStatRdy都將不被聲明,以節(jié)省內存空間
注:OSTaskStat()的優(yōu)先級總是自動設為OS_LOWEST_PRIO-1。
6. OS_TASK_CHANGE_PRIO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UC/OS的改變任務優(yōu)先級函數OSTaskChangePrio().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應將其設為1。否則將其設為0.關閉此常量以節(jié)省內存
7. OS_TASK_QUER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獲取任務信息函數OSTaskQuery。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不需要使用時配置為0.
8. OS_SCHED_LOCK_EN
l 作用:設定應用程序中是否使用關調度鎖函數OSSchedLock()和開調度鎖函數OSSchedUnlock()。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不需要使用時配置為0
2 通信功能的裁剪
1. 有關信號量功能的裁剪
1>OS_SEM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信號量管理函數和其相關數據結構。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關閉此常量以節(jié)省內存
注:若配置為0后,所有有關信號量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0S_SEM_ACCE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無等待獲取信號量函數OSSemAccept()
l 說明:若要使用則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3>OS_SEM_DEL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刪除信號量函數OSSemDel()
l 說明:若需要使用則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4>OS_SEM_QUERY_EN:
l 作用:應用系統(tǒng)是否需要使用查詢信號量狀態(tài)函數OSSemQuery()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2關于互斥信號量服務功能的裁剪
1> OS_MUTEX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互斥信號量
l 說明:若需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
注:若配置為0,則所有關互斥信號量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OS_MUTEX_ACCE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無等待獲取互斥型信號量函數OSMutexAccept()
l 說明:若需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
3>OS_MUTEX_DEL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utexDel()函數。
l 說明:若需要使用時則設為1,否則設為0.
4>OS_MUTEX_QUER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utexQuery()函數。
l 說明:若需要使用則設為1.否則設為0.
3關于事件標志組服務功能的裁剪
1> OS_FLAG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事件標志組。
l 說明:需要是設定為1.不需要時設為0.
注:若配置為0,則所有有關事件標志組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OS_FLAG_ACCE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OSFlagAccept()。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3>OS_FLAG_DEL_EN
l 作用:設定應用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OSFlagDel()函數。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4>OS_FLAG_QUER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FlagQuery()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不用是配置為0.
4.關于消息郵箱服務功能大裁剪
1>OS_MBOX_EN
l 作用:設置程序是否使用消息郵箱函數及其相關數據結構。
l 說明:如果程序中要使用消息郵箱函數就要將其設置為1.否則為0.關閉此常量以節(jié)省內存。
注:若配置次常量為0后,所有有關消息郵箱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OS_MOX_ACCE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需要使用OSMboxAccept()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不需要時配置為0
3>OS_MOX_DEL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boxDel()函數[!--empirenews.page--]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4>OS_MBOX_POS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boxPost()函數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5>OS_MBOX_OPST_O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boxPostOpt()函數
l 說明:需要是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6>OS_MBOX_QUER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boxQuery().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5.關于消息隊列服務功能的裁剪
1> OS_Q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消息隊列函數及其相關數據結構。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必須將其設置為1;否則設置為0.關閉此常量以節(jié)省內存。
注:若該配置為0時,所有有關消息隊列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 OS_Q_ACCE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QAccept()
l 說明:需要時設置為1,否則配置為0.
3> OS_Q_DEL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QDel()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4> OS_Q_FLUSH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QFlush()(清空消息隊列函數)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5> OS_Q_POS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按FIFO規(guī)則向消息隊列發(fā)送消息函數OSQPost()函數。
l 說明:需要使用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6> OS_Q_POST_FRON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按LIFO規(guī)則向消息隊列發(fā)送消息函數OSQPostFront()函數
l 說明:需要是使用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7> OS_Q_POST_OPT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按FIFO或LIFO規(guī)則向消息隊列發(fā)送消息函數OSQPostOpt().
l 說明: 若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注:該函數功能靈活,可以替代上面兩個消息發(fā)送函數。
8> OS_Q_QUEA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QQuery()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6. 有關內存管理服務功能的裁剪
1> OS_MEM_EN
l 作用:設置程序中是否使用內存塊管理函數及其相關數據結構。
l 說明:如果要使用,則必須將其設為1;否則將其置為0.關閉此常量以節(jié)省內存。
注:當配置為0時。所有有關內存管理功能的函數均不能使用,即使對應的常量配置為1.
2> OS_MEM_QUERY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MemQuery()函數(查詢內存分區(qū)狀態(tài)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2 其它功能的裁剪
1. OS_TIME_DLY_HMSM_EN
l 作用:設定程序中是否使用OSTimeDlyHMSM()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2. OS_TIME_DLY_RESUME_EN:
l 作用:設定應用系統(tǒng)是否需要使用OSTimeDlyResume()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不需要時配置為0.
3. OS_TIME_GET_SET_EN
l 作用:設定應用系統(tǒng)中是否使用OSTimeGet()函數。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否則配置為0.
4. OS_CPU_HOOKS_EN
l 作用:設定是否在文件OS_CPU_C.C中實現(xiàn)各鉤子函數(Hook Function).如果要實現(xiàn)鉤子函數,則常量OS_CPU_HOOKS_EN必須設置為1.
l 說明:UC/OS中提供了5個對外接口函數:
? OSTaskCreateHook();
? OSTaskDelHook();
? OS TaskStatHook();
? OSTaskSwHook();
? OSTimeTickHook();
這五個鉤子函數即可以在文件OS_CPU_C.C中聲明,也可以在用戶代碼中聲明。
5. OS_ARG_CHK_EN:
l 作用:設定系統(tǒng)中是否使用參數檢查功能。
l 說明:需要時配置為1,不需要時配置為0.
一. 數據結構功能的配置:
2 與任務有關的數據結構
1.OS_MAX_TASKS
l 作用:設置用戶程序中可以使用的最多任務數。
l 說明:該值不能超過62.
l 舉例: 若程序中用到了三個任務,則該值的最小值
為3(因為UC/OS操作系統(tǒng)目前保留了兩個任務(統(tǒng)計任務和空閑任務)。
注:若設定OS_MAX_TASKS的值應該比實際任務數大一些,以便于以后程序的擴展。當不能設置太大,會造成內存的浪費。
2 .OS_LOWEST_PRIO
l 作用:設置程序中最低任務的優(yōu)先級。
l 說明: 設定該值可以節(jié)省操作系統(tǒng)使用RAM的空間。
任務的最低優(yōu)先級和最大任務數是沒有直接關系的。
注:
1>UC/OS操作系統(tǒng)中優(yōu)先級分別從(0)最高優(yōu)先級~(63)最低優(yōu)先級。其中OS_LOWEST_PRIO留給系統(tǒng)的空閑任務OSTaskIdle();OS_LOWEST_PRIO-1留給統(tǒng)計任務OSTaskStat()。操作系統(tǒng)留給用戶可分配的優(yōu)先級為:從0~OS_LOWEST_PRIO-2.
2>OS_LOWEST_PRIO和OS_MAX_TASKS是相互獨立的兩個配置常量。例如:可以設OS_MAX_TASKS為10,而OS_LOWEST_PRIO為32。此時,系統(tǒng)最多可有10個任務,用戶任務的優(yōu)先級級別可以是0~30.
3. OS_TASK_IDLE_STK_SIZE
l 作用:設置UC/OS操作系統(tǒng)中空閑任務堆棧的容量
l 說明:設置這個常量時,要注意堆棧容量的單位不是字節(jié),而是OS_STK
注:在UC/OS操作系統(tǒng)中堆棧統(tǒng)一用OS_STK聲明,根據不同的硬件環(huán)境,OS_STK可為不同的長度。
4. OS_TASK_STAT_STK_SIZE
l 作用:設定統(tǒng)計任務的任務堆棧容量。
l 說明:堆棧容量單位不是字節(jié),而是OS_STK。統(tǒng)計任務堆棧的容量取決于所使用的處理器類型,以及如下的操作:
? 進行32位算術運算所需的堆??臻g;
? 調用OSTimeDly()所需的堆??臻g;
? 調用OSTaskStatHook()所需的堆棧空間
? 預計最大的中斷嵌套數
注:若想在統(tǒng)計任務中進行堆棧檢查,判斷實際的堆棧使用,則需要設OS_TASK_CREATE_EXT_EN為1,并使用函數OSTaskCreateExt()建立任務。
5.TASK_STK_SIZE
l 作用:設定任務堆棧的容量。
l 說明:該容量不在系統(tǒng)配置文件OS_CFG.H中定義,而在用戶程序中定義。堆棧容量的單位(OS_STK)與CPU類型有關。[!--empirenews.page--]
注:對于ARM7系列CPU,OS_STK為32位。
2 與通信功能有關的數據結構
1.OS_MAX_EVENTS
l 作用:設置程序中可以具有事件控制塊的最大數量。
l 說明事件控制塊數量即程序設計中信號量,郵箱和消息隊列的個數。
l 舉例:若程序中定義了一個郵箱,一個消息隊列和一個互斥信號量。則此時OS_MAX_EVENTS的最小值為3.
注:如果使用zlg提供的模版時,建議OS_MAX_EVENTS設置最小為8(因為zlg的模板中可能也用到了一些事件控制塊)
2.OS_MAX_MEM_PART
l 作用:設置系統(tǒng)中內存塊的最大數目。
l 說明:如果不用內存控制,則設置為默認值即可
l 舉例:在zlg模板中OS_MAX_MEM_PART為5
注:如果應用程序要使用動態(tài)內存,那么內存控制塊的配置常數OS_MAX_MEM_PARTS最小應該設置為2.
為了使編譯器能夠對系統(tǒng)的內存管理函數進行編譯,常量OS_MEM_EN也要設置為1。
3.OS_MAX_QS
l 作用:設置系統(tǒng)中具有消息隊列的最大數目
l 說明:如果程序中要使用消息隊列,那么OS_MAX_QS最小應該設置為2。為了使編譯器能夠對系統(tǒng)的管理消息隊列的函數進行編譯,常量0S_Q_EN也要同時設置為1。
l 舉例:若在程序中定義了一個消息隊列,則該值最小設定為1.
4.OS_MAX_FLAGS:
l 作用:設定事件標志組的最大數目
l 說明:若定義了事件標志組,還要定義定義事件標志組包含的標志位數(只能是8位,16位或32位)
l 舉例:定義16位的事件標志組
typedef INT16U 0S_FLAGS
2 其它參數
1.OS_TICK_PER_SEC:
l 作用:設置調用OSTimeTick()函數的頻率,即時鐘最小單位的設定。
l 說明:如果這個值設定得太大,則系統(tǒng)的實時性會受到影響;如果這個值設定的太小,則CPU會忙于時鐘處理而增大開銷。
注:根據微處理器的不同,該值設置為10~100ms的周期為宜,對應頻率為10~1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