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王婷婷 發(fā)自上海
在即將過去的2003年中,芯片業(yè)恐怕要算整個IT界最引人關注的行業(yè)之一了。沉迷了許久的芯片業(yè)終于在今年蘇醒,并且迅速升溫,而一些芯片廠商更是在這一年里取得了喜
人的成績,不停地建廠擴充產能,通過一系列業(yè)內合作來爭取更多訂單,每個芯片企業(yè)都忙得不亦樂乎??墒沁@派欣欣向榮的表層下,卻隱藏著暗暗的殺機和更加激烈的競爭,明爭暗斗中,芯片業(yè)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12月22日,臺積電告中芯國際侵權及竊取商業(yè)機密,此起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商告新興芯片代工商事件,無疑給2003年的芯片戰(zhàn)場又扔了一枚重磅炸彈。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正是由于中芯國際這個新興芯片代工商的迅速崛起,造成了對臺積電的威脅,才會引致臺積電控告中芯。
中芯明年第三?
對于芯片代工業(yè)的龍頭老大臺積電來說,讓它怨氣最大的應該就是中芯國際了。中芯國際不僅從臺積電挖走了大批員工,而且中芯國際早早扎根祖國大陸,建廠銷售都做得紅紅火火,再加上中芯迅速攀升的市場占有率,都讓臺積電感覺到威脅。
根據(jù)全球領先的電子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所公布的2003年上半年全球芯片代工最新統(tǒng)計報告顯示,盡管臺積電仍穩(wěn)居全球芯片代工龍頭地位,但是它2003年上半年全球市占率為51%,明顯低于2002年市占率54%。iSuppli指出,中芯在2002年還未躋進前10大的,卻赫然在iSuppli所公布2003年上半年排名中躍居第五。
在臺積電投資祖國大陸受阻之時,中芯國際及時抓住機遇,以最快的速度在大陸積極擴張實力,在芯片制造上已獲德州儀器0.13微米和億恒0.11微米生產工藝,與臺積電現(xiàn)有的工藝水平已經(jīng)接近。
今年10月底,摩托羅拉同意把天津8英寸芯片廠MOS17移轉給中芯,并換取部分股權,取得中芯一席董事。摩托羅拉是臺積電重要客戶,與中芯結盟后將影響訂單流向。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也成為了臺積電告中芯的一個引爆點。
另外,業(yè)內普遍認為,臺積電選在此時提起對中芯的訴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影響中芯上市,進而影響中芯籌資擴產。中芯已委托德意志、瑞士信貸兩家券商,主辦7.5億美元股票于明年首季在美國納斯達克及香港上市案,現(xiàn)階段每股承銷價暫定3美元,總市值逾36億美元。臺積電的控訴可能影響中芯掛牌時程及籌資計劃,進而影響中芯北京12英寸芯片廠投產時程。
中芯目前在上海擁有三座8英寸廠,加上在天津合并摩托羅拉8英寸廠,在北京興建中的三座12英寸廠,因此,有關人士認為,明年極可能超越新加坡特許,成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商。臺積電控訴若生效,將可遏止客戶赴中芯下單,考驗中芯。
四面夾擊
隨著中芯國際的崛起和臺積電市占率的下降,全球的芯片生產市場正在形成新的格局。臺積電遭遇的競爭對手有增無減,老大的位置面臨挑戰(zhàn)。同在臺灣的聯(lián)電是最有可能取代臺積電地位的對手。
幾年來,聯(lián)電先是吃掉11家IC設計公司,目前,聯(lián)電不僅擁有自己的芯片廠,而且擁有從IC設計、到芯片組開發(fā)、再到CPU制造的完整IC產業(yè)鏈。
除了來自臺灣本地的聯(lián)電以及大陸的中芯的競爭,全球的芯片廠商都在加大力度發(fā)展。英特爾在低谷時期加大投資力度,總共投入100億美元,組建4家全球最先進的芯片廠;IBM也投資25億美元,在紐約建立了一座新的芯片制造廠;索尼、SCE(索尼計算機娛樂)和東芝與IBM結盟,也建立起了一個目前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半導體聯(lián)盟,以期能在未來成為領導半導體業(yè)界潮流全球三大集團之一。
在東南亞地區(qū),新興半導體代工企業(yè)不斷涌現(xiàn),競相打入臺積電的勢力范圍,蠶食其原有的市場份額。尤其是中芯國際神速擠進前五名,更是加快了全球芯片業(yè)新格局的形成。
高潮再起
之所以從去年以來,各芯片廠商都在積極擴產,爭取訂單,就是因為全球的芯片業(yè)在走過低谷之后,2004年將迎來一個高潮。
根據(jù)全球半導體貿易統(tǒng)計組織(WSTS)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今年將達到1610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與去年全球出售的1441億美元芯片規(guī)模比增長14.2%。預計明年將會繼續(xù)增長并且增長的幅度會達到19.4%。
上海集成電路協(xié)會副秘書長薛自表示,在明年芯片業(yè)大回暖的時候,誰的產能大,規(guī)模大,誰的優(yōu)勢就大,不至于因為沒有足夠的產能而失去訂單。
根據(jù)臺灣媒體報道,目前臺灣芯片雙雄臺積電和聯(lián)電產能滿載,中芯國際于近期調高代工價格。IC業(yè)者指出,臺積電第三季產能利用率達98%,迫使IC設計公司尋找第二代工來源,新加坡特許、中芯及蘇州和艦近期都受惠,部分代工價格因而悄悄上漲,幅度達到一成。
因此,面對明年更大量的芯片需求,包括中芯在內的大陸芯片廠商也都在紛紛擴產。中芯和競爭對手宏力半導體公司紛紛計劃籌資擴大產能。為提高上海廠產能,中芯今年9月已透過私人配售股票籌資6.3億美元,用來擴充上海廠產能,希望年底前把產量提高到6萬片。宏力半導體也表示,醞釀在2005年上半年之前發(fā)行股票籌措30億美元,把產量擴大10倍。
大量的需求,大量廠商的介入,使得2004年全球芯片市場勢必還有另一番惡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