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海投過簡歷,接了很多面試通知,有相當(dāng)一部分沒有去,有一個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了。當(dāng)時海投是因為沒有面試,心里不踏實,越來越覺得壓力大,于是就想通過“面試通知”這件事來安慰下自己,舒緩一下壓力,那時每天給自己定個指標(biāo):一天投25-30個職位,甚至有時投上好幾十個,其實這真的是似是而非的事情。至于為啥有部分沒有去,明明還是自己投簡歷的那些?因為接到通知再仔細看他們的說明時,覺得不想從事這樣的工作,所以就沒有去了。
所以,這個經(jīng)驗就是:投簡歷的時候,如果這家公司通知你明天過來面試這個崗位,我愿意去麼?先是第一感覺,接著考慮地點、工作內(nèi)容、薪酬待遇、行業(yè)等等,這樣想了,很強烈的都不想的話,我就不投,以免浪費自己時間,同時也避免浪費對方時間,他們看我們的簡歷,通知我們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精力的。另外,也可避免個人信息更大范圍的擴散出去。
應(yīng)屆畢業(yè),因為自身條件并不算特別好,對于找工作的事情就特別上心,但是還沒決定好以后是在正常的學(xué)校呢還是在教育機構(gòu),前者穩(wěn)定,后者挑戰(zhàn)而薪酬多。
每天也不會投出太多份,甚至還會考慮工作的地區(qū)……希望能夠先做兼職,并不敢直接應(yīng)聘全職。
每天投出4~5份,一份份記錄在小本子上,現(xiàn)在期待面試電話……
把簡歷發(fā)到網(wǎng)上,不停的有人打電話問我對某某工作感不感興趣,90%都沒去,因為在電話里問他們具體是做什么的都支支吾吾的,心里沒有把握,覺得不誠懇。去的也是離家近的或者第一感覺不錯的。也不知道發(fā)布招聘信息的公司HR是不是真的去看了投的簡歷,我感覺都石沉大海,明明投的都是些很符合條件的崗位啊,我從來不瞎投簡歷,難道真的那么不優(yōu)秀,現(xiàn)在很糾結(jié)。。。。。。
海投只是增加HR的工作量,讓HR不得不在短時間內(nèi)挑出人來,最后變成HR也懶的看,人才被看到的機會大減。這不,簡歷變顯眼一點,是額外花錢的,花錢來讓自己的簡歷更顯眼,這樣符合為求職者和企業(yè)雙方提供平臺的公平原則嗎?
還有,我覺得有一些公司根本就不是招人,不知道是為了打廣告還是其他目的,在無憂上招人都掛了一年了(甚至是長期打招聘信息)。要不就是這個公司不好,留不住人,老有人走,就老招人。
看到適合自己的再投吧,不適合的去了別人不一定錄用你,就算錄用了你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也做不了多久自己就先閃了。職場上沒有童話,得靠實力和腳踏實地。
有些求職者因為找了一段時間工作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看到職位就投,其實是想接到大量的面試通知,這樣在心理上反客為主,挑自己喜歡的職位去面試。其實這樣是不可取的,不僅浪費別人公司的人力資源、時間,還會給其它求職者帶來求職的困難。
投簡歷這個事情應(yīng)該慎重,先仔細查看公司的介紹,有必要去搜索一下這個公司的各個方面,好壞都需要,給自己一個心理預(yù)期,還有就是對招聘的崗位要了解,到底要做什么,需要什么樣的人,盲投的話,不僅接受面試的概率低(除了銷售崗位),而且是對自己的不負責(zé)任,也是對用人單位的不負責(zé),所以請各位朋友看準(zhǔn)了再出手,找工作,特別是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是急不來的。本人現(xiàn)在也是出于待業(yè)找工作的狀態(tài),投了幾家自己向往的公司,可是也沒有音訊,這個也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51job上很多公司的很多職位是自動更新為每天都招聘的,所以那個公司可能已經(jīng)不招了也不一定,如果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工作,不要輕易放棄掉,有必要打電話過去詢問一下具體情況,可能會給帶來更大的面試概率。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用正確的方法找到正確的工作,然后正確的付出,得到正確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