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特派記者吳瑤 發(fā)自北京 “昨天下午在大會堂我找到部長席,見了好多部長。太興奮了,一直都是在電視上看,部長今天還和我握手了呢!”甘肅團全國人大代表畢紅珍昨日凌晨發(fā)布的這條微博,讓這位“80后”農民代表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截至昨晚該微博被轉發(fā)了3000多次,畢紅珍隨即在網(wǎng)上走紅。
見部長只為問建議采納情況
畢紅珍昨日凌晨還發(fā)了另一條微博———“今天,激動人心的時刻。晚上七點在大會堂宴會廳……國宴?。翌I導人都在??!這種待遇和榮譽太難得了”。這條微博也被轉發(fā)了4000次。
昨日下午,畢紅珍發(fā)了幾條微博回應網(wǎng)友質疑。其中一條寫道,“大會剛回來,看見大家這樣的評論,我很傷心。我來自農村,只想把大山以外的感受分享給家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你們認為代表們不該說真話嗎?”她還說,“大家沒有關注到我的建議和呼吁,而只看見我發(fā)的一個感受??磥砟銈儾惶P心所要解決的問題?。课覟榱藢懡ㄗh、為了呼吁實際困難,寫到凌晨兩點時,有這么多網(wǎng)友發(fā)過這么多關心的話語嗎?”
“我的意思被誤解了”。畢紅珍昨晚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去找部長席是想詢問自己提的一些建議能否得到采納。“過去幾年開會,我很少見到部長,所以這次見到他們,感覺特別驚訝”。她說,她向交通部領導詢問了關于農村道路建議的采納情況,“但是沒得到肯定的答復,我是會后去的,人特別多,時間也不允許”。
刪除爭議微博但不覺得委屈
對于不少網(wǎng)友持批評態(tài)度,畢紅珍說自己不委屈。“具體情況并沒有看就評論,這樣不好。我做這些事情不是要給誰看,而是表達確確實實的聲音,把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這個平臺,盡我最大努力去爭取”。
昨晚,畢紅珍將引起爭議的兩條微博刪除,并發(fā)布微博說,“我自己能力不夠,文化不多,說的話引起大家誤解,向所有網(wǎng)友道歉。我父母是農民,我也是農民,無論大家怎么看待我,我永遠只是一個農民。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不會愧對農民。如果未來我只是一個空架子,網(wǎng)友怎么罵我我都虛心接受”。
對于以后寫微博,“不會有顧慮,還學習了不少,我是農民代表,以后表述清楚了,可能會容易理解一些”。畢紅珍說,畢竟微博表達的篇幅有限,有的話確實沒表達清楚。
畢紅珍:“提建議要像雞打鳴”
來自甘肅省平?jīng)鍪邪讖R回族鄉(xiāng)的畢紅珍是一位農民代表,也是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為數(shù)不多的“80后”代表,有人評價她“看起來不像農民代表”。其實2008年參加兩會前,畢紅珍連平?jīng)龆紱]出過。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她,五年來的建議都圍繞農村展開。昨日,畢紅珍接受南都記者專訪,講述五年履職經(jīng)歷。
為農民建免費信息平臺
2008年1月,畢紅珍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前想都沒想過”。五年來這個被評價“看起來不像農民代表”的“80后”回族女孩,接連提交了多個跟農村有關的建議。
其中讓畢紅珍最有成就感的,是2010年她與其他十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lián)名建議,呼吁國家重視坡耕地改造,該建議被列為2010年全國人大的十大督辦建議。今年她帶來的建議是降低農村寬帶費用,搞“電腦下鄉(xiāng)”。此外,關注農村留守群體、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建設平?jīng)鰴C場等,也是畢紅珍在建議中涉及的話題。
畢紅珍當過代課教師,開過小商店。當上代表參加調研后,畢紅珍發(fā)現(xiàn)農產(chǎn)品銷售存在的問題是銷售范圍特別小,于是她在2011年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創(chuàng)立了農享網(wǎng),提供免費平臺發(fā)布農產(chǎn)品供求信息。從此,遠至廣西的龍眼、四川的辣椒,都通過這個網(wǎng)站找到了出路。
“年輕是我的優(yōu)勢”
畢紅珍從小到大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生活,何以當好代表?“我本身生活在村里,對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比較熟悉”。畢紅珍說,年輕也是其優(yōu)勢。“什么事情只要我努力去做,就能做好”
工作之余,畢紅珍會抽出時間去調研,且不僅局限于參加代表的集中調研。畢紅珍去年做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研時,探訪的村子偏遠,她自帶干糧,下車后走很長的山路到留守兒童家庭,才把調研完成。寫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建議時,因為涉及專業(yè)的經(jīng)濟內容,畢紅珍還專門向這方面的專家請教來完成建議的撰寫。
畢紅珍坦言,過去五年履職中,感覺壓力很大。“提建議要像雞打鳴一樣,打得準,打得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