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強的90后確實不少
近日,一則90后實習生拒訂盒飯的微博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有人說這個實習生很勇敢,也有人說他不懂人情世故。90后在職場的表現到底怎么樣?記者采訪發(fā)現,被認為個性強的90后有不少。
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一家企業(yè)工作的小劉說起單位的90后新人小濤(化名)連連搖頭。小濤畢業(yè)于秦皇島市一所技校,畢業(yè)后,從事配電工的工作。這工作收入不錯,就是有些累人,沒幾天小濤就不想干了。家人又想盡辦法為他調了一個輕松些的崗位,誰知小濤又嫌工資少,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工作散漫,領導對他也無可奈何。
“小濤挺自我的,有時候一天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人不到也不請假。”他的同事說,有一次,小濤沒來上班,連個電話都不打,也沒有理由,就給領導發(fā)了一條“我今天不去了”的短信。“沒有這么辦事的呀,這也太不懂事了。”更過分的是,幾個月前小濤直接消失了,再也沒到單位上過班,也從未遞交過辭呈,誰也不知道他到底還干不干了。
叛逆、過于自我、好高騖遠、不團結……采訪中,很多職場人表示,擁有這些特點的90后不少。
90后自己說:
有人愿意訂,但是不當勤雜工
據秦皇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辦公室負責人杜龍飛介紹,2012年在該市參加工作的畢業(yè)生約有10980人,他們絕大多數是90后。
1991年出生的雙雙剛參加工作,說起訂盒飯,“我畢業(yè)前也曾在一家報社實習過,我所在的部門比較忙,我過去后就主動承擔了取報紙、打掃衛(wèi)生等瑣事,希望能為大家減輕一些負擔。有人忙得沒時間吃飯,我就幫他帶飯,我覺得這都是舉手之勞,是應該的呀。”
同樣是實習生的小戴則認為確有公司把實習生當勤雜工,他暑假時在一家企業(yè)實習,打掃衛(wèi)生、買飯這些事干也就干了,但有一次,單位負責人的孩子要去補習班,沒人送,領導于是讓小戴去送孩子。這讓小戴覺得不能接受:“如果說買飯是互相關心,那送孩子算什么?”
今年剛畢業(yè)的秦皇島籍大學生小孫的同學大部分都是90后,有些同學干不了多長時間就跳槽。“他們覺得找一份完全穩(wěn)定的工作是不可能了,所以能多掙一點兒算一點兒。”小孫說,他的同學在單位就是混日子的狀態(tài),等合同時間一到或者別的地方有“人才引進”計劃就立刻跳槽。因為最終肯定要跳槽,所以偷懶兒時,他們也不太在乎單位其他同事怎么看自己。
小孫認為,因為近幾年勞務派遣這樣招工形式的增加,造成很多新來公司工作的新人很沒有歸屬感,總感覺和正式員工比低人一等,所以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也就大打折扣。
“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不懂事愛挑刺太直接的‘大帽子’扣在90后頭上,明顯不公平”。
心理專家:
看到優(yōu)點,因勢利導
秦皇島市一家房地產企業(yè)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李女士談到剛剛入職的90后說,有些孩子確實個性強了一些,但大多數還是好的。剛進入社會難免有些棱角,老同事要包容一些,多教導,同時我們也要求在單位工作時間長的老同事要從心理上尊重新人,大家都是從新人走過來的,不要將新人和打雜、低一級聯系在一起。要認識到,新人是和他們平等的,要一起為公司作貢獻。新人也要謙虛一些,這樣更有利于雙方的相處。
秦皇島市心理咨詢協(xié)會副理事長冉茂華談到90后時說,與70后、80后相比,他們從小有更好的物質條件,家長也更為嬌慣,因此這一代的孩子更自我,不太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意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智商高,情商低”,這些確實是缺點,90后的孩子們應該認識、承認這一點,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更好地融進社會。
冉茂華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從一方面看,90后一代不懂事,但辯證的看,也說明這一代人更會創(chuàng)新、有主見、敢于挑戰(zhàn)。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引導,這些優(yōu)點會為工作單位帶來很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