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的第一資源,我市通過實施“人才東莞”戰(zhàn)略,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專家指出,我市重金攬才可貴,用好人才更是至關重要。政府尤其要注意轉變職能,由管理人才轉為服務人才,讓人才有更大的空間發(fā)揮其最大價值。
東莞轉型升級“求賢若渴”
我市財政每年投入10億元、連續(xù)5年累計投入50億元,實施“人才東莞”戰(zhàn)略,這折射出東莞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求賢若渴”的心態(tài)。專家指出,“人才東莞”戰(zhàn)略關鍵在于落實,作為政府,重金攬才之外,當務之急是要轉變理念,充分包容、尊重人才的個性,為他們的提供寬容、自由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讓優(yōu)秀人才在東莞長久地扎根發(fā)展。
專家觀點:變管理人才轉為服務人才 以包容之心對待人才個性
國家中長期人才規(guī)劃專家顧問 王通訊:“喬布斯這個人在中國,我估計沒人要,為什么,他太個性了,他太各色了,可是這種人在美國干得很好,成為世界級人才,美國總統(tǒng)都表揚他,我們要把這種人才弄到中國來,最大障礙在哪里,是我們領導者如何寬容他們,你要放下身段,給人才提供各種條件。”
政府招攬賢能應嘗試多元化
此外,政府招攬賢能的方式也應該多元化。不少優(yōu)秀人才早年已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定居,舉家遷移東莞短時間內難以實現(xiàn)。隨著交通和網絡的高速發(fā)展,東莞可 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姿態(tài),吸引國內外優(yōu)秀人才來莞交流、工作。
專家觀點:對人才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國家中長期人才規(guī)劃專家顧問 王通訊:“包括東莞在內都有這么個苦惱,人留不下來,住在我們東莞晚上又跑到深圳去了,把“用”放在根本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好處,現(xiàn)在的條件下,整個世界、整個中國人人都可以“分身”,以網絡做平臺,資金做紐帶,我們可以用全球的人為你服務,我們東莞可以這樣做,這個人不來,不來你也可以用它。”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戰(zhàn)略—人才改變世界》作者 王輝耀:“吸引人才不光是本國的,還有外籍人才,有關的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也好還是國際移民組織也好,他們做過研究就是,吸引人才國際化,包括吸引外籍人才,對國家整體上都獲益,這都是別的國家研究過證明過的了,包括東莞要吸引更多國際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