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樂山師范學院申請承辦西部賽區(qū)報告
一、學校簡介
??樂山師范學院地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所在地、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鄉(xiāng)——被譽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的樂山市,東望樂山大佛,南臨大渡河,西眺峨眉山,北接城市綠心。1938—1946年,國立武漢大學曾在此辦學八年。??學校始建于1978年,2000年3月經(jīng)教育部批準,由原樂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樂山教育學院合并升格為四川省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良好等級。2012年納入教育部“東部高校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由武漢大學對口支援建設。??學校占地近1000畝,建筑面積43.3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zhì)書(刊)184.35萬冊,電子書(刊)921萬冊,有48個數(shù)據(jù)庫,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1.7億元?,F(xiàn)有全日制普通本??圃谛I?8000余人、學歷留學生120余人,教職工1380余人,高級職稱近500人,博士、碩士940余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省級教書育人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shù)和技術(shù)帶頭人5人,四川省學術(shù)和技術(shù)帶頭人后備人選15人,樂山市各類拔尖、優(yōu)秀人才50人。有80余名教師在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西華師范大學等高校擔任兼職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二、相關(guān)競賽獲獎情況
(僅僅羅列全國一等獎以上)
項目 | 年份 | 獲獎等級 | 備注 |
---|---|---|---|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08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08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09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0年 | 全國特等獎(第三名) | 光電組 |
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0年 | 全國一等獎 | 攝像頭組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1年 | 全國特等獎(第三名) | 光電組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1年 | 全國一等獎 | 電磁組 |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2年 | 全國特等獎(第三名) | 光電組 |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2年 | 全國一等獎 | 攝像頭組 |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2年 | 全國一等獎 | 電磁組 |
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3年 | 全國一等獎 | 電磁組 |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6年 | 全國一等獎 | 電磁直立組 |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6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7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直立組 |
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18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2020年 | 全國一等獎 | 四輪組 |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 2011年 | 全國一等獎 | 智能小車 |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 2015年 | 全國一等獎 | 風力擺 |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 2015年 | 全國一等獎 | 風力擺 |
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 | 2018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 | 2018年 | 全國一等獎 | 光電組 |
三、智能車競賽文化與承辦優(yōu)勢
??2007年,樂山師范學院開始參加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之后每一屆都有參加,多次獲得全國獎項,并在2010年-2012年連續(xù)三年取得了特等獎,這也奠定了學校的智能車文化,在一所師范院校內(nèi),智能車競賽這類理工科類的學科競賽能有一席之地已經(jīng)不容易了,但因為有電子與材料工程學院(前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領導的支持,老師的付出,學生的努力,通過多年的積累,在智能車競賽中做出了成績。??2020年在學生不能返校的情況下依然組成了3支隊伍,在最后一個月通過層層審批讓學生能回到實驗室進行備賽,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自第二屆競賽開始,到今年第十五屆,每年一度的智能車競賽“樂師車隊”從不缺席。??一開始,學校的經(jīng)費和場地都很有限,但老師和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們的熱情讓智能車競賽得以在學校扎根,連續(x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后,學校也增加了經(jīng)費上的投入,為了更好的參加競賽,學院成立了創(chuàng)新實踐中心,有專門的實驗室,有專門的調(diào)車場地,每年進行招新宣講,讓更多的學生加入這個集體,將競賽這種少數(shù)人參加的活動普及到更常規(guī)的教學當中,真正實現(xiàn)以賽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