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自宣布要重回晶圓代工領域后,一直動作頻頻,從投書媒體強調美國優(yōu)先、有意并購格羅方德、到已與百家潛在客戶洽談晶圓代工等,明里暗里都是針對臺積電而來;但是臺經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現階段英特爾存有業(yè)務上的矛盾,近期要拓展晶圓代工的業(yè)務會有一點困難。
英特爾CEO 帕特基爾辛格 6月下旬在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發(fā)文強調美國優(yōu)先,認為美國應該重點支持美國本土芯片企業(yè),不是支持只來美國設廠的外國企業(yè);緊接著不久,市場又傳出英特爾有意并購全球第4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金額達300億美元。
雖然格羅方德CEO柯斐德(Thomas Caulfield)后來澄清,英特爾有意收購是市場謠言;但英特爾的動作,可說都是針對臺積電而來;基爾辛格最新釋出的說法則是,英特爾正在與100家潛在客戶討論晶圓代工業(yè)務。
不過,英特爾想重回晶圓代工,仍存有矛盾,劉佩真表示,現階段英特爾處境有一些尷尬,因為先進制程7納米要一直拖到2023年才會釋出,但另一方面又需要臺積電短期之內支持CPU的相關產品,在先進制程無法達到領先,甚至連供應自家產能都有一些問題的情況下,怎么樣去爭取客戶的信任,愿意把訂單交給英特爾,可能還是有一些疑慮。
她認為,除非是臺積電產能已經非常滿載,因此產生外溢效果,但即便在這個情況下可能有一些小訂單下給英特爾,也絕對不是說對英特爾制程上良率的一些肯定,純是因為臺積電已經滿載到一定程度,沒有辦法再繼續(xù)承接其他客戶的訂單,就會開始外溢到其他的晶圓代工廠。
劉佩真指出,英特爾還是在洽談的階段,重量級的客戶還是絕對都在臺積電的手上,因此,英特爾洽談潛在客戶部分,對臺積電的宣示性意義較大,實質性的影響是還看不出來。
她進一步解釋英特爾最近一連串的動作的用意,就是希望能夠削弱臺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影響力,提升自家在半導體制造這塊還是有一定掌握度的地位,先前傳出要跟格羅方德合并一事,某種程度也是在測試整個市場的方向跟水溫。
劉佩真說,現階段美國對于扶植半導體政策非常積極,希望振興半導體產業(yè),英特爾最近動作非常多,也是希望積極爭取美國一些獎勵的補助,除希望能通過大舉投資來獲取比較多的獎勵,同時重拾在半導體全球第一大的影響性。
至于英特爾想要拓展在晶圓代工的市場,劉佩真認為,以英特爾在晶圓代工運作的純熟度來講,還不是那么樣的熟悉,加上先進制程上真的還是落后臺積電,短期還需要委由臺積電代工,業(yè)務上的矛盾性將會造成近期想要拓展晶圓代工的業(yè)務會有一點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