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互聯網也從最早的圖文時代,進化到了短視頻以及直播時代。但是在5G時代之前,無論是2G,還是3G、4G,我們都在追隨,每年要交給諸如高通等通信專利公司一大筆專利費。
像是現在很多的安卓廠商都是使用高通的芯片,比如小米一年的手機銷量上億臺,如果按照均價2000元來看,每賣出一部小米手機,高通就要收走65元的專利使用費,這不可謂不高啊。
5G技術出現后,全球各國都開始加速建設5G網絡,因為5G技術不僅僅是4G技術的升級版,其更是全新一代網絡通訊技術,還關系著萬物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據悉,在5G技術方面,華為是最領先的,其不僅是5G技術先進、專利多,并在5G芯片方面領先于高通等企業(yè)。最主要的是,華為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提供5G端到端服務的廠商,而在全球范圍內,也僅有華為等四家企業(yè)能夠獨立承建5G網絡。
華為的財報中,也提到了華為已經開始有收取一筆金額約為6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38.72億)的專利使用費。本身華為在全球的通訊設備市場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5G的領先,更是讓任正非自信的表態(tài),全球會有135個以上的國家會選擇華為的5G設備。
在經過前幾代的追趕之后,華為已經在5G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根據相關數據,華為的5G必要專利位居全球第一,占據了全球5G專利數量的14.5%左右,穩(wěn)穩(wěn)的超過三星、諾基亞等競爭對手。但是這也是為什么華為會被針對的原因。因為5G基站的更新換代,原有的4G基站以及設備都需要拆除以及更換,這是一次獲取更大市場以及更多用戶的機會,但是華為卻已經多次遇到不公平的待遇。
當然,任正非還提到,美國和澳大利亞是肯定不會選擇華為的,因為他們的心思,已經路人皆知。因此華為也果斷不慣著他們,撤回了在澳洲的上億澳元投資以及大裁員,華為澳洲分公司的員工從2200人直接裁員到只剩下200人。除此之外,英國也是頗為讓人無語,他們不僅選擇把華為拒之門外,還要拆除華為建設了多年的設備,即便是面臨27億英鎊的損失,以及推遲英國5G建設長達2~3年的時間也在所不惜。
特別是英國,已經開始動手拆除華為的舊設備,而且計劃把5G訂單交給三星來做,而不是此前很多人所說的諾基亞。
盡管要多付出27億英鎊的代價來拆除華為的設備,還要讓英國的5G建設延后2~3年,再加上三星的5G設備相比華為來說也并不便宜,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也是讓人無言以對。這還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華為被排除之后,反而造就了新的5G合同數量冠軍,那就是諾基亞!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由于美國修改規(guī)則,并要求盟國等放棄華為5G設備和技術,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運營商就出現了搖擺,甚至毀約合同,放棄與華為合作建設5G網絡。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是最早一批放棄華為5G設備和技術,隨后英國、意大利等國家也放棄了華為5G設備和技術。要知道,英國和意大利可以說華為在歐洲的大本營,也是華為在歐洲的最大單一市場,但由于美國等原因,導致華為基本上也失去了這兩個國家的5G合同。
即便是連中立國家瑞典,在5G方面建設方面,其對針對華為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總而言之就是,華為5G在海外市場遇到了阻礙。于是,很多人發(fā)問,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僅5G基站數量,可能就超越很多歐洲國家之和,而國內的三大運營為何不全部用華為5G設備,支持華為呢。
至于中國電信,其與華為也是戰(zhàn)略合作關系,還與華為合作建設廈門5G之城,而這僅僅是中國電信與華為合作的一部分??偨Y一下就是,國外紛紛放棄華為5G,而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在大力支持華為5G,同時也兼顧市場、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