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智能功能加入發(fā)光二極體(LED)照明應用須要將固定功能LED驅動器改換成微控制器(MCU)或可程式架構(Programmable Architecture)。對于需要進階功能的應用而言,使用MCU可達到許多智能功能,例如原生調光控制(NaTIve Dimming Control)、專業(yè)混色(Specialized Color Mixing)、適應式照明控制(AdapTIve LighTIng Control)及遠端連結(Remote ConnecTIvity)。
對于照明應用而言,電力電子(Power Electronics)產品專用的MCU甚至能有效控制燈具電源供應,使其符合成本效益,并進行照明控制及通訊。如同許多現代電子產品的趨勢,改用數位控制開啟了更多彈性空間,且為照明產品帶來新水準的智能功能及差異性。
專用MCU滿足LED應用市場
照明產業(yè)經過快速演進,現今LED技術展現許多效益。然而,不同類型的LED照明應用,因所支持的功能不同,亦有極大的差異。其中,住宅方面的應用包括燈泡更換、重點照明(Accent Lighting)與小范圍室外照明,一般而言只須點亮一或兩個LED燈串,但此一市場具有成本壓力,因此進階控制尚不普遍。至于商業(yè)應用方面,包括螢光燈安定器(Fluorescent Ballast)、燈泡更換及重點照明,亦只須點亮一至兩個LED燈串,同樣受限于成本考量,此一市場具有高度節(jié)能意識;而高階應用則須要遠端連結與智能型控制器功能。
此外,娛樂應用方面,則包括高階顯示器及情景照明(Mood Lighting)。完整強度控制與一致的色彩品質相當重要,對于數位尋址照明介面(DALI)或DMX-512之類的業(yè)界標準通訊協(xié)定,遠端連結與支援也相當重要。室外及基礎建設則包括街道照明、工廠與辦公大樓照明等應用,此一市場的設備一般有為數眾多的LED,并須支援許多燈串,其中,高亮度LED也相當常見,而這些應用則相當須要遠端連結與高度智能控制器。
降低系統(tǒng)建置成本 MCU實現高彈性LED照明
最簡單的LED照明系統(tǒng)使用LED驅動器。這些固定功能裝置可直接控制LED,且成本相當低。一般而言,這些裝置可達到良好的能源效率,且不須要軟體程式設定。在最壞的情況下,開發(fā)人員須進行多次計算,選擇所需的驅動器,或決定電路板元件的配置值。
雖然LED驅動器可直接使用,不過對于較進階的系統(tǒng)而言則顯得彈性不足。若要支援不同類型的LED(如高瓦數或不同色彩),或不同的LED燈串配置,則可能須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事實上,系統(tǒng)的任何改變(如燈串的LED數和燈串數)都可能使驅動器也須隨之變更。因此,原始設備制造商(OEM)供應的大多數照明產品都可能需要獨特的類比驅動器。對于大型系列產品而言,這會增加OEM或供應商的庫存品項數,而可能造成經濟規(guī)模降低或設備成本提高。
另一方面,智能型控制器能讓開發(fā)人員建立更具彈性的照明系統(tǒng)。在MCU系統(tǒng)中,可設定程式碼支援各種LED、獨特的功率級需求、不同的燈串長度以及不同數量的燈串,而不須大幅變更硬件。系統(tǒng)也可另做設計,以自動偵測須要驅動哪些LED。MCU系統(tǒng)的可編程特性也可達到進階調光及定序功能,提供更進階的照明場景控制和自動化照明亮度。
彈性的數位化控制可使OEM能設計可控制多種產品的單一控制器。由于控制器IP可重復使用,因此也可大幅減少設計投資;彈性的控制器亦可減少庫存的裝置數目,同時透過更大的規(guī)模經濟降低整體系統(tǒng)成本。
實現智能型LED照明 數位控制整合功不可沒
智能型LED照明系統(tǒng)的基本架構包含叁個主要階段,即電源轉換(Power Conversion)、LED控制及通訊(圖1)。電源轉換階段會將正確的電壓及電流傳送到LED。首先進行交流對直流(AC-DC)整流,再進行功率因數修正(PFC)階段,最后進行一次或多次平行直流對直流(DC-DC)轉換階段。若要提供有效的電源轉換,則須要精準、靈活地控制這些轉換階段。
圖1 智能型LED照明系統(tǒng)包含電源轉換、LED 控制及通訊叁個主要階段
各個主要階段皆需智能型控制器維持效率及功能。使用固定功能的類比做法時,可能需要個別的PFC、DC-DC、LED及通訊控制器。然而,使用專用的電源電子產品MCU時,可透過高度整合降低燈具電源供應的元件成本。在效能、電源優(yōu)化的周邊及通訊連接埠充足的情況下,單一MCU可控制照明系統(tǒng)功率級、LED照明控制及通訊等叁大主要部分的潛力。透過MCU的數位整合功能,照明系統(tǒng)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元件,同時運用中央可程式平臺協(xié)調控制智能型照明系統(tǒng)的叁個主要階段。
數位電源控制也能夠提升動態(tài)系統(tǒng)的轉換效率。雖然LED的效率高于傳統(tǒng)的照明設備,運作及能源成本相對降低,但并非所有LED系統(tǒng)都完全相同。以任何方式進行調光、變換色彩輸出或調整亮度輸出時,數位電源控制能使LED照明系統(tǒng)的功率級達到更高的效率。同樣在固定照明的情況下,MCU也能夠透過更進階的功率級設計提升運作效能。這樣的效率提升對于終端使用者相當具吸引力,對于在其他方面皆相同的兩個LED系統(tǒng)而言,是值得突顯的差異之處。
舉例來說,假設某座城市計劃更換兩千盞路燈,在比較兩種型號時,效率達到10%的差異(圖2)。值得注意的是,高效率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輸入電源為178瓦(W),而低效率系統(tǒng)需要200瓦才能達到相同的160瓦照明輸出。相當于年度能源成本節(jié)省10%,光就電源供應的能源效率計算,等于節(jié)省33,726美元,這筆節(jié)省的成本遠高于LED系統(tǒng)所節(jié)省的成本。
圖2 電源的數位控制能夠達到高于類比系統(tǒng)的轉換效率,且節(jié)省的成本高于LED技術。在這個例子中,10%的效率差異,相當于年度能源成本節(jié)省10%,單就電源供應的能源效率計算,等于節(jié)省33,726美元。這樣的效率對于終端使用者相當具吸引力,對于在其他部分皆相同的兩個LED系統(tǒng)而言,是關鍵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