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今年電信日的主題是:“提倡ICT(信息通信技術)創(chuàng)業(yè)精神,擴大社會影響”。今年有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將信息通信技術跨界應用到無人機領域,尤其有數家企業(yè)將手機的4G通信技術應用于操控無人機,但是這真的靠譜嗎?天上真的有信號嗎?
之前的無人機是怎么控制的?
自誕生以來無人機大多都是用微波電臺控制的。一架偵查型無人機一般有兩部電臺,一部數傳電臺(控制飛行)。一部圖傳電臺(實時傳輸拍攝的畫面)。
然而微波電臺的繞射能力并不強,受障礙物、干擾和地面雜波等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不小,業(yè)內人士表示:嚴格來說無人機飛行是要求“通視”的,為了能讓控制距離遠一些需要盡量把天線架高。
更不幸的是麥哲倫的船隊告訴了我們一個悲慘的真相:亞里士多德和張衡他們的猜測沒錯——地球是圓的。所以即使在海洋上微波電臺的通訊也是受地球遮擋的。環(huán)球無人機頻道曾經采訪某工業(yè)級無人機公司,問其無人機如何實現150公里的控制半徑,答曰:飛到3000米高。
要突破控制半徑的限制,最常用的做法之一是用衛(wèi)星通訊。
誠然衛(wèi)星通訊的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可以在千里之外送極端份子去見上帝,但租用通訊衛(wèi)星頻道的成本卻高昂到令人發(fā)指。目前使用衛(wèi)星控制的無人機多為軍用機,民用機型寥寥無幾。
隨著3G/4G等移動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和“互聯網+”思潮的興起,許多人不約而同的想到能不能拿4G網絡控制無人機呢?這樣有信號的地方不就都能控制了嗎?
消息稱芯片制造商英特爾(Intel)就打算與美國無線供應商電話電報公司(AT&T)合作,測試無人機在高速LTE網絡下的功能性。實際上想搞4G通訊的遠不止英特爾一家,國內亦有很多廠商嘗試用4G控制無人機,就比如中國移動。
3G/4G可行乎?
對于用“手機信號”控制無人機,無人機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表示:并沒有直接嘗試用3G/4G控制過無人機的飛行,但是在無人機雷電標校飛行任務中使用2G(GPRS)發(fā)送過GPS差分信息,許多地方有盲區(qū),尤其在基站服務范圍的相鄰處信號中斷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