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在昨天(5日)舉辦的“2016年中國科技傳播論壇”上,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我國將用15年打造天地一體的量子互聯網,并爭取在今年底完成“京滬干線”項目光纖的建設。
今年8月16日,我國成功發(fā)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首次在世界上實現衛(wèi)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介紹,量子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應用是量子計算,可實現計算能力的飛躍。“要求解10的24次方變量的方程組,利用目前最快的‘太湖之光’計算機需要100年左右計算時間,但用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大概只需0.01秒。”
潘建偉還給出了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的時間表:計劃5年之后,實現50個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計算潛力將超越今年6月世界運算速度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太湖之光”;用15年左右時間,構建天地一體的有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即量子互聯網。“目前,我們也在構建廣域的量子通信網絡,希望在今年底把北京、上海能夠連接起來,光纖長度是2000公里左右,將通過技術驗證和應用示范,推動在量子通訊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