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收集行車習慣與車輛狀況 有助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連網車日益普及,配備的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系統(tǒng),可提供遠程系統(tǒng)更新升級、維修與召回、緊急救援、失竊車輛協尋等服務。最主要價值是收集駕駛人行車習慣與車輛狀況,分析、反饋與共享資料,以促進行車安全與降低用車成本。
據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資料顯示,因駕駛人分心每年造成3,000件以上的公路死亡意外;2016年因超速造成的致死事件達10,111,比2015年增加4%;而3分之1的死亡事故發(fā)生于交叉路口。
從NHTSA開始追蹤統(tǒng)計公路死亡事故以來,死亡人數已超過360萬人,單只2016年死亡事故便達37,461件,比2015年增加5.6%。2014年美國連網車數量達400萬輛,StaTIsta預測到2020年將增加至3,200萬,連網車配備的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收集駕駛人包括煞車、轉彎與加速等行車習慣。
掌握本身的行車習慣,可促使車主有自覺的開始更小心駕車,這個轉變除了提升行車安全,也能改善車輛的性能表現與油耗,有助于省油、維持車況與減少維修費用,可降低車輛的總持有成本。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收集的大數據(big data)能提供重要見解,有大幅降低公路死亡意外數量的潛力。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還可指引駕駛人到最近的加油站、協助警方追蹤失竊車輛,發(fā)生車禍時能通知緊急援助(Emergency Assistance)到車禍現場,并協助決定應將意外傷患送往何處治療。
此外,車禍調查人員可檢視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收集的資料,設法了解車禍發(fā)生時的狀況及車輛反應,這些資料將有助于出設計出能促進保護生命的車輛。購買連網車時,消費者可選擇是否與汽車制造商共享車輛資料,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收集的資料經車主同意后,傳送至車載資通訊資料交換(data exchange)進行分析,車主可依據標記出的危險駕車模式,改變具風險的駕駛行為。
此外,檢視每日通勤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風險最高的地點,不僅有助于掌握風險,若結合駕車行為資料分享給保險公司,更可能爭取優(yōu)惠費率、降低車險成本。汽車制造商透過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提供車主關于駕車習慣、整體車況、性能表現與車輛維護時程等信息,協助車主提升行車安全與降低車輛總持有成本,有助于提升品牌滿意度,維系消費者的信任,符合汽車制造商本身的既定利益。
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還可用于協助汽車制造商進行遠程更新,而不需前往經銷商處、進行客戶宣傳活動與安排維修預約。此外,NHTSA的報告指出,單只2014年與安全瑕疵相關的車輛召回數目便達6,300萬輛,透過車載資通訊系統(tǒng)提醒車主車輛召回通知,可說非常實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