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開局”?
掃描二維碼
隨時隨地手機看文章
在通信這個圈子里,經(jīng)常會聽到這么一個詞——開局。
例如:
“又出差了?這次去哪開局?”
“今年你開過幾個局了?”
“走,跟哥一起開局去!”
我就記得很多年前,我剛入行的時候,老員工總是把這個詞掛在嘴邊。當時的我很懵逼,心里暗自琢磨——這個“開局”是啥意思?游戲?麻將?打牌?……
如今,我早已知道“開局”的含義,而且,作為一個通信老司機,小棗君也親身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開局”。
“走,跟哥去開局!”
本著將通信科普到底的精神,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認真韶一韶,到底什么是“開局”。
其實,開局的完整叫法應該是“完成局點的開通”。什么是局點?在通信網(wǎng)絡中,設備所在的地點通常稱之為局點(局這個概念,大概是以前程控交換局繼承而來)。
以核心網(wǎng)為例,如果一套EPC設備(LTE核心網(wǎng))擺放在一個通信機房里,這個地方通常稱之為“局點”。
通信機房
移動通信設備的安裝啟用,和家里的寬帶設備可不一樣。
家里裝寬帶,來一個電信師傅,光纖一接,光貓路由器做一些簡單設置,就完事了。
如果要安裝移動通信設備,整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也就是說,“開局”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
完成一次正常的開局,需要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以前小棗君做項目的時候,一次普通的開局,時間短的話,1個月,時間長的話,半年。有些運氣不好的同事,更夸張,一個局花了一整年的時間都沒開完。。。
那么,開局的步驟到底包括哪些呢?
別急,我來一個一個說。
通常,開局是屬于工程服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工程服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工服”。很多人說“工服”就是“售后”,其實并不準確。“售后”這種叫法太low了,在通信行業(yè),工程交付服務這塊工作并不簡單,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產(chǎn)品售后要復雜和高級得多。
項目中標之后,市場商務的同事完成了項目的合同簽單,就會有一個整體的項目規(guī)劃方案。例如,這個項目要建設的網(wǎng)絡到底包括哪些局點,每個局點包括哪些設備。同時,也會輸出一個清單,這個清單就是BOQ(Bill Of Quotation,工程量清單,也叫價格清單)。
這個時候,市場售前同事和工程售后同事就會坐在一起開會,由售前同事把相關的項目信息給售后同事進行交接。這個步驟,就叫做“售前售后交接”。實際上,現(xiàn)在售后在應標階段就會提前介入,提供工程方面的意見,這個叫“應標支撐”。
交接結束之后,就輪到工程同事上場了。
其實,既然是工程項目,就會有項目團隊。項目團隊有一個項目經(jīng)理,帶領這個項目團隊干活。項目團隊包括了很多角色或子團隊,例如市場商務,工程,財務,物流等。工程團隊及成員,是整個項目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承擔相應的工作。
開局是龐大的工程,有很多復雜的工作需要做。所以,需要項目團隊緊密分工合作,規(guī)避風險,解決困難,才能順利完成。
工程售后同事會根據(jù)項目團隊共同制定的項目計劃,推進自己的工作。他們并不是項目一簽單就去現(xiàn)場的,他們需要等。等什么呢?這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如果現(xiàn)場一無所有,那么,就要進行土建施工,也就是蓋房砌磚刷墻之類的。
如果機房已經(jīng)OK,那么,就要進行工程勘察,也就是常說的“工勘”。
工勘,就是檢查是否具備設備進場的條件,各方面配套設施是否到位,還有測量具體的尺寸數(shù)據(jù),例如預計線纜長度,機柜擺放距離,強弱電走線方式,等等。
工勘之后,工程項目人員會輸出工勘報告。
與此同時,總部的生產(chǎn)線,一方面會根據(jù)售前同事提供的信息,進行設備的排產(chǎn)發(fā)貨(就是安排生產(chǎn),然后打包裝箱、發(fā)貨),另一方面會根據(jù)工勘報告,對安裝輔料和工具等進行發(fā)貨。
等所有的東西都送到了機房,工程服務的產(chǎn)品技術工程師們就要正式進場了。
先進行開箱驗收,也就是和客戶一起,打開包裝箱,一起點驗貨品是否齊全、無損壞,然后簽字。
然后就是硬件安裝。這塊主要是外包工程隊來做,必須嚴格遵守“工程實施規(guī)范”,有工程督導進行監(jiān)督指導。
硬件安裝不僅是設備自身的安裝,主要的工作量在線纜布放和工藝控制上。
硬件設備都安裝好,機柜都豎好,板子都插好,線也都布放好,就可以“上電”了。
上電,就是給設備加電。上電前,要對連線和電壓電流等進行嚴格測試,避免燒壞設備。
上電如果成功,設備就有了電。但是,通信設備并不是和家用電器一樣,有了電就直接能用的。這些設備需要進行配置和調(diào)試。
設備調(diào)測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通常產(chǎn)品技術支持人員去一線支持,主要工作就在于此。
具體的調(diào)測流程根據(jù)設備的不同而不同。以前我們調(diào)測3G設備的時候,包括設備操作系統(tǒng)安裝、網(wǎng)管軟件安裝、前臺單板版本加載、基本數(shù)據(jù)配置、對接數(shù)據(jù)配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
因為通信設備的功能很多,所以配置界面也很復雜,不像Wi-Fi配置填幾個項目就OK了。而且,很多時候,配置所需要的參數(shù)也要由用戶提供,或者由其它對接設備廠商提供,不能瞎配。
例如,如果你調(diào)測的是MSC,你要支持短信業(yè)務,就要和短信中心對接;你要支持智能網(wǎng)業(yè)務,就要和智能網(wǎng)設備對接;你要支持和別的地方打電話,就要和別的地方的MSC對接。。。這個過程非常漫長,尤其是業(yè)務復雜或業(yè)務量大的局點,更加漫長和痛苦。
有時候,用戶的資源無法到位(例如光纖傳輸不到位),那你還只能孤獨地等待。
所以,不同國家不同項目,開局的時間差別很大,開局的難度差別也很大。有時候,你開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你出差的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氣。
當設備調(diào)測到了一定階段,用戶就會和工程售后人員一起進行驗收測試(AT,Acceptance Testing)。也就是測試設備是否正常工作,承諾的業(yè)務功能是否正常實現(xiàn),以及是否存在其它問題。驗收測試也分為初驗和終驗。終驗結果是最終回款的重要依據(jù)。
驗收沒問題之后,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割接”啦!
還記得小棗君以前說過的嘛?割接,就是把已有設備上的業(yè)務割下來,再接到新設備上。
割接了業(yè)務之后,這個局就算是正式投入使用了。而我們的開局,就算是結束了。
負責開局的同事會撤離現(xiàn)場,相關工作交接給負責維護的用戶或同事。
以上,就是開局的基本流程,大家都看明白了嗎?
總而言之,開局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是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崗位角色,需要非常有執(zhí)行力的項目團隊,進行緊密協(xié)作、合理分工,才能保證它的順利完成。有時候,即使維護了幾年,學到的東西還沒有開一次局多。
我們是一群平均從業(yè)年限5+的通信專業(yè)工程師。
關注我們,帶你了解通信世界的精彩!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