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歐司朗將朗德萬斯出售給中國財團的交易正式完成并生效。在此之前,雙方均已得到所有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本次交易的最終金額約為5億歐元。歐司朗還將收到買方團隊就未來幾年內使用其商標權而支付的高達1億歐元的專利許可款項。
與此同時,公司的Logo也發(fā)生了變化,去掉了燈泡,顏色也更鮮艷了一些。雖然遺憾地拋棄了111年照明歷史,但也預示著公司朝著新領域前行。
歐司朗CTO Stefan Kampmann曾表示,“雖然LED作為數字光源取代了燈絲,但嚴格說來,我們仍然是一家照明公司,畢竟實現了光子的產生和發(fā)射。但通過與電子的結合,讓我們有了更多可能,而不是簡單的“關燈,開燈”。我們可以改變光源顏色,控制光源強度,實現更精確的波長光源直到不可見光譜,這一切都依賴于LED技術,而我們是這方面的專家。”(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歐司朗成為了第一批推出白光LED光源的公司之一,現如今為全球第二大LED公司。)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歐司朗將“探索光”變成公司全新品牌理念,日前,歐司朗中國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顧納全方位解讀了這一全新理念。他表示:“從成立伊始,歐司朗始終致力于對創(chuàng)新照明的孜孜以求,從未停止探索光的無限潛能。數字經濟時代下,智能照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歐司朗正以先鋒之姿加速高科技企業(yè)轉型,將自身的深厚技術經驗積累與變革時代的新興科技相融合,進一步挖掘光的無限潛力。”
德國人的保守與變革在德文和英文中,OSRAM并不是一個單詞。當時白熾燈泡的燈絲主要由兩種金屬材料制造——鋨和鎢,他們在德文中鋨為Osmium、鎢為Wolfram,而將Osmium的“OS”與Wolfram的“RAM”相結合,就成為了“OSRAM”。它正好代表了制造白熾燈泡的燈絲的兩種金屬材料。
早在上世紀,大批量照明應用就已不再使用鋨和鎢,但歐司朗名稱從未發(fā)生過變化,這是因為在大部分人心中,歐司朗就代表了光。也正是因為這種自信,在任何光源市場技術變革中,歐司朗始終保持著第一陣營。
但隨著照明市場的變化,2015年,歐司朗宣布剝離傳統(tǒng)光源業(yè)務,盡管是歷史烙印,盡管這部分年營收達20億歐元,但隨著中國企業(yè)在LED照明市場不斷介入,國際廠商的利潤率不斷下滑,就連照明第一品牌飛利浦也剝離了照明業(yè)務,歐司朗需要在其他方面加強自己的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