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的一則公告,讓吃貨圈和科技圈都驚掉了下巴。
9月22日晚間,這家靠中式火腿、臘肉起家的傳統(tǒng)食品企業(yè)宣布:擬通過全資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不超過3億元投資一家專注于高速光模塊核心電芯片研發(fā)的公司——中晟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晟微電子”)。
該消息一出,資本市場瞬間沸騰。次日開盤,金字火腿股價直接漲停,報收7.85元,市值一日飆升近10億元!對于這一數字,股民們直呼“跨界比腌火腿來錢快”。
(公告截圖)
然而,金字火腿此次跨界并非一時沖動。公告中明確表述,投資是基于對AI產業(yè)趨勢和光通信行業(yè)市場前景的看好。
據了解,今年6月,閩商鄭慶昇花8.7億元接手金字火腿,成為了新掌舵人。這位深耕房地產、汽車行業(yè)的老板,“入伙”不到3個月就火速成立了兩家半導體公司,而此次投資正是他的“首秀”。
對于金字火腿而言,此次瞄準的芯片賽道,無疑是塊“香餑餑”。近年來,隨著AI算力需求爆發(fā),數據中心正加速向800G/1.6T光模塊升級,2024年全球相關市場規(guī)模已達90億美元,AI貢獻了60%以上增量。作為海歸團隊創(chuàng)立的企業(yè),中晟微電子不僅手握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塊核心技術,還連續(xù)兩年入選“未來獨角獸”榜單,精準踩中了AI和國產替代的風口。
(圖片來源:金字火腿官網)
不過,在外界眼中,金字火腿的跨界從來不是新鮮事——只是結局大多潦草?;仡櫰浒l(fā)展歷程,可謂一部“跨界史”:2013年勇闖稀土行業(yè),2015年押注互聯(lián)網金融,2016年跨界醫(yī)療健康,甚至還嘗試過新能源汽車租賃。然而,最慘的是2016年控股中鈺資本進軍醫(yī)療,最終因標的虧損導致公司2018年全年虧損,只能灰溜溜“回歸主業(yè)”。不僅如此,2023年投資浙江銀盾云科技,布局算力領域,僅不到一年就轉手賣出,幾乎沒賺到錢。
金字火腿多次跨界嘗試背后,是公司主業(yè)增長乏力的現實。2025年上半年,金字火腿營收1.7億元,同比下降14.73%;凈利潤2292.04萬元,同比下降25.11%。更令人擔憂的是,第二季度單季出現虧損141.67萬元。由于火腿生意不好做了,且受消費品市場波動影響,金字火腿主業(yè)增長乏力,不得不靠跨界尋找新出路。
當然,這次的芯片投資,隱患同樣不少:一是標的還在燒錢,中晟微電子今年前7月營收僅51萬元,凈虧損超2000萬元,投前估值卻高達10-13億元,增值率近萬倍,未來可能面臨減值風險;二是金字火腿新老板鄭慶昇此前并無科技基因,其主業(yè)是房地產和汽車銷售,未來如何駕馭高精密的芯片投資,還是個未知數;三是金字火腿管理層缺乏半導體經驗,其在公告中也坦言存在“交易估值過高,后期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風險”。一家營收規(guī)模僅數十萬元、尚未盈利的芯片設計公司,能否支撐起10億級的估值,確實存在疑問。
不過,也有支持者認為,目前光通信芯片國產化率不足10%,國內廠商份額有望從15%提至35%,中晟微電子的1.6T芯片技術已完成研發(fā),若能借AI東風實現量產,收益可能遠超火腿生意。
最后,大家認為金字火腿這次跨界造芯片能成功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寫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