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在日本國內的6個半導體生產據點將全面引進人工智能(AI),進一步提高半導體事業(yè)的生產經營效率,這是Sony重新在消費電子產品中使用新造人工智能(AI)后,再度宣布全面引進AI的事業(yè)領域。
報導,Sony半導體事業(yè)的主力是CMOS影像傳感器(CIS),在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場上的市占率約40%,居全球之冠,2017會計年度(2017/4~2018/3)該事業(yè)的贏利達1,640億日圓(約14.7億美元),占Sony總贏利的20%。
具體應用方面,就是將全球智能型手機的市場調查資料與旗下零組件的銷售資料透過AI分析預測,以便自動制定或修改未來CIS的生產計畫,在訂單到來前便決定各種產品產量,加速決策并縮短交貨時間。
在生產在線,則是透過監(jiān)測生產線的溫度壓力等資料,確定目前生產進度與良率,除自動調整提高產品良率,以及因應訂單改變產品種類外,同時也可作為營銷部門接單時的參考。
Sony目前CIS生產線產能利用幾已滿載,想進一步提高生產銷售效率,傳統(tǒng)作法就是投資擴廠;但現在手機市場成長率已經趨緩,投資增產未來可能發(fā)生產能過剩問題。
Sony的CIS主要生產線為熊本工廠,在2016年4月中旬的熊本地震中受創(chuàng),直到8月下旬產能才恢復,Sony利用工廠需改建的機會,在熊本廠生產在線引進物聯網(IoT)技術,實驗半導體生產線的AI應用效果。
在接近2年的實驗中,得到的結果與教訓顯令Sony滿意,因此決定改良與擴大引進,活用深度學習在不投資擴廠的情況下,強化CIS生產線的運用效能。
Sony新款機器犬aibo,被視重返AI產業(yè)的象征,現在半導體生產的AI應用以及發(fā)展中的汽車共享應用等,將有可能取代家電與手機,成為帶動Sony電機事業(yè)下一波成長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