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偉達公司2019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當中,其表現再次超出預期——總收入增長66%,強勁的數據中心業(yè)務增長71%(本季度收入達到1.7億美元)。對于英偉達公司而言,“數據中心”業(yè)務部分包括高性能計算(簡稱HPC)、數據中心托管圖形以及人工智能加速幾大組成部分。雖然這一增長率無疑令人印象深刻,但卻仍然不及該過去幾年當中實現的2到3倍同比增長水平。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將要討論的有趣話題。這種增長速率只是種周期性的波動,還是說業(yè)務規(guī)模達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下降?谷歌張量處理單元(簡稱TPU)等定制化內部芯片的出現是否會威脅到英偉達公司在深度學習訓練領域中的主導地位?英特爾、AMD以及該領域中的其它初創(chuàng)企業(yè)能否迎頭趕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馬上開始這一輪思考。
圖一:按各業(yè)務部門劃分,英偉達公司旗下幾乎所有業(yè)務方向均實現增長。
如您所見,英偉達公司本季度的表現可以說爆炸來形容。盡管拋售了約2%的股票,但其今年以來股價仍然上漲33%左右,并在過去兩年當中上漲近7倍。一部分分析師指出,數據中心收入未能達到預期——實際為7.01億美元,略低于預期的7.03億美元,不過二者之間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我認為一部分交易者只關注投資回報,但也有一些交易者越來越擔心目前的競爭格局可能出現惡化。但就我個人而言,英偉達公司前四個季度的數據中心業(yè)務增速都在100%以上,因此對于一家可能在新的一年中營收超過20億美元的企業(yè)而言,71%地增長速率仍然相當值得肯定。
同樣需要強調的是,前幾個季度英偉達公司還拿下了其它幾份重要訂單——包括為位于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Summit超級計算機提供2萬7600塊Volta GPU以支持大規(guī)模高性能計算業(yè)務。我不知道橡樹嶺實驗室的單塊Volta GPU采購單價,但如果按照5000美元到8000美元計算,則相當于給英偉達帶來了1.3億到2億美元的收入。如果送去這部分數字并考慮到英偉達業(yè)務的潛在優(yōu)勢,那么70%左右的增長率已經相當符合市場發(fā)展情況,因此具備一定的可持續(xù)性。換言之,如果英偉達公司要保持目前的發(fā)展速度,只需要繼續(xù)在其它競爭對手面前保持領先優(yōu)勢即可。在后文當中,我們將進一步介紹英偉達公司目前面臨的具體競爭壓力。
競爭壓力來自何方?英偉達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驚人增長已經引起高度關注,亦吸引到眾多潛在競爭對手。其中不少企業(yè)宣稱其正在研發(fā)的芯片比英偉達產品速度更快,而且功耗更低。但實際情況是,在今年或明年當中,只有少數幾家企業(yè)有可能實際發(fā)布相關芯片產品。事實證明,設計出一款比無數英偉達工程師精心打造的芯片好出十倍的解決方案可謂極為困難,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除了AMD公司的GPU之外,其它各廠商都認為為神經網絡處理專門設計芯片才是最具可行性的發(fā)展路線。下面,我們將對這一領域展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