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在提速降費上已經“下降9成”,未來如何繼續(xù)?
201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已經落下帷幕,回望本次展會,除了5G、IoT、改革開放40年之外,給記者印象最深刻的非提速降費莫屬。在“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 加快培育經濟發(fā)展新動能”論壇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fā)展司司長聞庫宣布:提速降費開展三年來,移動流量資費下降9成多,寬帶固定資費降幅同樣超過9成。兩個“下降9成”,背后凝結了通信行業(yè)的巨大付出和努力。
作為移動用戶規(guī)模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在提速降費中的貢獻尤其值得稱贊。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共建成基站340萬個;近3年來,中國移動一直積極推進取消流量及漫游資費,其中流量單價2016年同比下降36%,2017年同比下降43%,今年1到8月同比下降60%。
提的是競爭力,降的是總成本
在“提速降費”論壇上,中國移動簡勤副總裁發(fā)表了主旨演講;在展館區(qū)域,中國移動在醒目位置的大屏幕上循環(huán)播放“提速降費”的舉措和成績。綜合上述信息,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提速降費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舉措。
首先,持續(xù)提升覆蓋能力,讓人們用得上網絡。資料顯示,中國移動近年來持續(xù)投資,精準建設,目前基站總數達到340萬個,其中4G基站規(guī)模超過200萬個,占全球4G基站總數的近1/3,為全球最大的4G網絡,實現(xiàn)了縣級及以上區(qū)域的連續(xù)覆蓋、3A級及以上景區(qū)全覆蓋、農村地區(qū)行政村96%的覆蓋。同時推進寬帶網絡建設和改造,光纖到戶覆蓋家庭4.2億戶,全網均具備百兆以上的接入能力。
其次,大幅降低消費門檻。3年來,中國移動一直推進取消流量及漫游資費,2015年推行京津冀手機資費一體化,2016年取消成渝城市群手機長途漫游費,2017年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漫費,2018年7月1日起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費,陸續(xù)推出流量安心服務、流量不清零,下調流量標準資費等服務舉措。同時,中國移動開展流量資費擴容,20M以下寬帶用戶全部免費提速,50M家庭寬帶平均價格下降到每月30元,100M家庭寬帶平均價格則下降至36元,惠及家庭用戶超過3500萬戶。
再次,增強普惠力度。中國移動克服環(huán)境艱難、地形復雜、部分地區(qū)不通電等困難,完成3.5萬個寬帶未通及升級村網絡建設;大幅降低7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際長途直撥資費,覆蓋超過90%的業(yè)務量,最高降幅達到90%;大幅降低國際漫游費,最高降幅超過90%,在208個國際漫流方向實現(xiàn)了流量包天不限量資費,平均單價較2015年下降80%。
最后,惠及中小企業(yè)。中國移動推出“速率倍增行動”和企業(yè)寬帶特惠項目,其中企業(yè)互聯(lián)網專線價格由2016年底的每月2.2萬元/G下降到1.3萬元/G,兩項舉措累計惠及企業(yè)超過270萬家。
簡勤認為,提速提的是企業(yè)競爭力,降費降的是社會總成本。中國移動手機上網平均單價比2014年下降89.8%,各項降費舉措惠及客戶39.7億人次,面向中小企業(yè)的措施惠及企業(yè)270萬家,這些對于釋放數字經濟潛力、推動社會效益最大化,以及拉動消息消費、提升消費者獲得感都有重大意義。
已經“下降9成”,未來如何繼續(xù)在兩個“下降9成”的基礎上,下一步提速降費怎么走,運營商也面臨著迷茫和壓力。
眾所周知,雖然運營商資費一降再降,但是消費者獲得感并不強,滿意度不高,“網速慢”“資費不降反升”等吐槽屢見不鮮。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客觀原因在于,通信行業(yè)過去多年的高資費給用戶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要改變這一印象非一是一日之功。此外,運營商對用戶缺乏深度溝通和理解:運營商降低費用幅度如此之大,用戶為什么還會投訴,為什么獲得感還不夠?不難看出,已經降費90%的基礎上,如果再繼續(xù)降費,用戶并不會有很強的獲得感,用戶需要的可能是更加貼心的服務、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對此,運營商需要切實了解客戶需求,解決難點焦點問題,確??蛻魴嘁?,把服務質量提上去。
從運營商自身角度看,提速降費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單價降低,由此對整體收入帶來了沖擊和影響。從中國移動來看,在過去3年的提速降費過程中,雖然資費單價下降幅度巨大,但是4G用戶量和月均使用流量的大幅增長沖抵了流量單價的下降,從而實現(xiàn)了收入的穩(wěn)定發(fā)展。同時,中國移動聚焦運營管理,推動降本增效,大幅降低營銷費用、基站電費等,確保了一定的利潤水平。面向未來,4G用戶規(guī)模能否繼續(xù)高速增長、DOU能否繼續(xù)大幅提升還是未知數,而縮減開支也不是可持續(xù)的辦法。
通過兩方面措施,運營商成功經受了資費單價下降的考驗和沖擊。面向未來,運營商如何開源節(jié)流、降本增效,顯然需要新思路、新方法。